【区域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

3852
 

一、 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62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 简称《孤立国》 )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

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用地。农村只于该城市发生联系,城市是孤立国中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农村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唯一的交通工具。

3.“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其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呈正比。

5.农业经营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之和,运输费用决定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经营者的最大利润(P),由农产品生产成本(E)、市场价格(V)、运费(T)三个因素组成,有:P = V -(E﹢T)。根据假设,农产品价格由该城市市场决定,而在一定时期内“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价格应该是固定的,因此V为定值;因为“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所以E也为常数。故上式可以写成:P﹢T = V -E=K。K为常数,也就是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即只要运费压缩到最小,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2.杜能圈:

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

《孤立国》中提出了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

制度构成一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以城市为中

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第一圈为自由

农业区,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第二圈

为林业区,主要生产木材;第三圈为谷物轮作

区,主产粮食;第四圈为草田轮作区,主供谷

物和畜产品;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1,本圈内1

/3种黑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

第六圈为放牧区或畜牧业区。

3.杜能圈的修正模型:

由于根据假设前提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不太相符。因此,杜能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和可通航河流的存在对杜能圈进行修正(如下图)。他假定有一条通航河流可达中心城镇,若水运的费用只有马车运费的1/10,于是一个距城100英里且位于河流边上的农场,与一个同城市相距10英里远,位于公路边上的农场是等同的。这时,农作物轮作区将沿着河流两岸延伸至边界。 1三圃制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农庄的轮耕制度。耕地被划为条形,封建主的土地和农奴的土地互相交错。耕地大致被分为春耕、秋耕、休闲三部分,轮流用于春播、秋播、休闲。每一块土地在连续耕种两年之后,可以休闲一年。

1

另外,如果“孤立国”周

围出现其他小城市,这样大

小城市就会在产品供应等方

面展开市场竞争。大城市人

口多,需求量大,市场范围

大,市场价格和地租亦高。

小城市则刚好相反。

二、 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一)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假设条件:

-好文章-1.研究对象是一个均质的地区,在此只探讨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不考虑其他因素。

2.工业原料、燃料分布在已知的特定地区。

3.工业产品的销售范围的地点已知且需求量不变。

4.劳动力供给已知,劳动力不能流动,且在工资率固定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是充裕的。

5.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6.仅就同一种产品讨论其生产和销售问题。

(二)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

假设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的关系而言,工业企业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在货物重量方面,货物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原料重量和成品重量之间的比例)对运费的影响是不同的,后者比前者尤为重要。因此,可以将工业用原料分为:一是遍布性原料,其对工业区位影响不大;二是限地性原料,其对工业区位影响较大。根据以上分类,韦伯提出了原料指数的概念,以此来论证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即: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力。据此公式推算,一般使用遍布性原料的指数为0,纯原料的指数为1,失重性原材料的指数大于1,限地性原材料加用遍布性原料,其指数都可能大于1.由此可知,限地性原材料的失重程度愈大,原材料指数也愈大;遍布性原料的参用程度愈大,原料指数则愈小。而原料指数的不同将导致工业区位的趋向不同,只有在原料、燃料与市场间找到最小运费点,才能找到工业的理想区位。

(三)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趋向的分析:

劳工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

是指 2

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用。

当劳工成本在特定区位对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放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转向廉价劳动力的区位。其前提是在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下,工厂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约的劳动力费用。

(四) 集聚与分散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

1.集聚因素:

集聚因素是指促使工业向一定地区集中的因素,可分为一般集聚因素和特殊集聚因素,它们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1)生产或技术集聚,又称纯集聚。它对工业企业的影响主要是两种方式:其一是由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的;其二是同一工业部门中,企业间的协作使各企业的生产在地域上集中且分工序列化。

(2)社会集聚,又称“偶然集聚”,是由于企业外部因素引起的。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犹豫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以及矿产资源丰富使工业集中;二是一个企业选择了与其他企业相邻的位置,获得额外利润。

2.分散因素:

“分散因素”与“集中因素”相反,指不利于工业集中度一定区位的因素。因此一些厂商宁愿离开工业集聚区,搬到工厂较少的地点。前提是集聚给企业带来的利益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大,即取决于集中和分散的集中利益大小。

三、 中心地理论

该理论是由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提出的。

(一)中心地理论有关基本概念

1.中心地。指相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不是一般泛指的城镇或居民点。更确切的说是指区域向其周围地域的居民点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城镇和中心居民点。

2.中心地职能。主要以商业、服务业方面的活动为主,同时还包括社会、文化方面的活动,但不包括中心地制造业方面的活动。

3.中心性。一个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中心地职能的空间作用大小。

4.需求门槛。指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

5.销售范围。指消费者为获得商品和劳务所希望通达的最远路程,或者是指中心地提供商品和劳务的最大销售距离和服务半径。

(二)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1.假设条件:(1)研究区域是一块均质的平原,其上人口均匀分布,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方式完全一致。(2)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等级规模的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费用和距离成正比。(3)厂商和消费者都是经济人。(4)平原上的货物可以自由的向任意方向流通,不受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3

2.六边形市场区。在一个均质的平原上,让所有——https:// ——人都由一个中心地提供商品和服务显然是不能的,超额利润的存在必然吸引其他中心地的厂商加入进来。为了避免相互竞争引起的销售额下降,第二个中心地必须与第一个中心地相隔一定距离,以后第三个、第四个中心地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加入进来,厂商之间的相互竞

争使得各厂商经营某类产品的销售范围逐渐缩小,直到能维持最低收入水平的门槛范围为止。这样就使某类商品的供给在均质的平原上达到饱和状态,而每个中心地的市场区成为圆形并彼此相切。相切的圆形市场间必然存在缝隙,使得居住在其中的居民无法获得服务。但是这种情况不会长期存在,各中心地都试图把这块空白区域吸引到自己的市场区内,竞争的结果使得各中心地的市场范围有一部分重叠,这

时居住在重叠区中的居民就会就近选择购物地点,重叠区就被平均分成相邻的两个中心地,其中位于平分线上的居民到两个中心地的距离是相同的,故而这条线被称为无差别线。由于重叠区被无差别线分割,圆形的市场区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替代,从而得出正六边形市场区这一便于组织中心地与服务区相联系的最有效的全覆盖理论图式。

城镇等级体系取决于中心地提供货物的等级高低与种类多少,中心地(城镇)级别的高低与它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等级、数量是严格一致的,高等级货物和服务只有少数(高等级)中心地可以提供,克氏从最高等级货物的门槛需求开始往下推导,按此原则就形成了有序的区域城镇体系;三种K值制约下的区域城镇等级体系及其结构是不同的;3种原则下的K值――市场原则下的K值:K=3;交通原则下的K值:K=4;行政原则下的K值:K=7。

3.市场等级序列。不同规模的中心地其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因其人口分布密度、居民收入水平和商品服务种类的不同而存在差别,它们在空间地域上的这些差别,经过相互作用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干预将会形成规律有序的中心地市场等级体系。

四、 市场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独立的提出了与中心地理论相似的市场区位理论。他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

将空间均衡的思想引入区

4

位分析,研究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

(一) 假设前提

1.平原地区,区域内资源和自然条件均质分布,生产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

2.区域内农业人口分布均匀,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的,且具有共同的销售行为。

3.所以的工业生产方法都是公开的,技术知识可以到处传播。

4.区域内各个方向上具有相同的运输条件。

5.区域内所以的人都可以获得相同的生产机会。

(二)要获得均衡,廖什空间经济须满足的条件

1.每一个体的区位,必须是尽可能有利的。

2.生产区位必须是多数的,而且占据整个空间。

3.只有正常的利润,无超额利润。

4.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区域必须尽可能的小,只有如此,许多企业在达到其市场最大界限时仍继续生存。

5.市场范围界限上的消费者没有什么不同。

(三)市场区位论的内容

每一单个企业市场销售范围,最初

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

径的圆形,而产品价格又是需求量的

减函数,所以单个企业的产品总销售

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园区内旋转形

成的圆锥体。随着更多厂商的介入,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由此

形成了圆外空挡,即圆外有很多潜在

的消费者不能得到有效的供给,但这

种圆形市场仅仅是短期的,因为通过自由竞争,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因此圆与圆之间的空挡被新的竞争者占领,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六边形的市场网络。

如图,单一生产者在P点,其需求曲线为QF,价格

(P)是距离的函数,沿PF随运输成本而增加,其市

场范围将是一个由F点位置界定的圆形区域即每一单

一企业产品的销售范围都是一个圆,而总销售额则是

由PQF旋转形成的圆锥形的体积。

五、 大推动理论

大推动理论是英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

(一)理论前提

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一是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按照哈罗德·多马模型2,在一个经济2 哈罗德-多马模型即“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ΔY/Y = s ×ΔY/ΔK。其中:Y—产出,ΔY—

产出变

5

系统中,资金系数K的值越小,则收益越大;罗森斯坦·罗丹认为,投入产出过程中的不可分性能够增加收益,并对提高资金产出比作用更大。在基础设施的供给方面“社会分摊资本”就具有明显的过程上的不可分性和时序上的不可逆性。比如能源、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且必须先于直接生产性投资;由于其资本形成的特点还具有相当程度的持久性,一旦形成规模和能力,要改变这种资本存量结构就比较困难。这是它促进外部经济产生的前提,也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瓶颈”。

二是需求的不可分性。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产业是关联互补的,彼此都在为对方提供要素投入的能力和需求市场的容量,从而形成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以共同突破市场瓶颈,降低市场风险。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各产业的资源配置在空间上同时具有一定规模。

三是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面临着人均国民收入较低,居民储蓄相应低下的困境,另一方面即使最小临界投资规模也需要大量储蓄。在此种情况下,要打破“储蓄缺口”,就必须在投资提高诱发的居民收入增长时,使边际储蓄率高于平均储蓄率,否则,储蓄的不充分将使投资规模受到限制。

(二)大推动理论主要内容

为了克服需求和供给对经济发展的限制,罗丹认为必须以最小临界投资规模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外部经济效果”。大推动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大推动理论的目标是取得外部经济效果。外部经济效果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相互补充的工业部门进行投资,能够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这 样就可以克服发 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狭小,在需求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二是对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为增加储蓄、提供再投资的资本创造条件,有助于克服在供给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果,不仅可以增加单个企业的利润,而且还可以增加社会净产品。

2.实施大推动所需的资本来源于国内国际双向投资。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其所需的资本是巨大的。因此,罗丹特别强调最小临界投资规模,即小于此规模,则地区经济不能实现腾飞启动。在人均收入很低的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这些资本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国内。在不降低国内原有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资本增加投资。二是国际。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决不能仅仅依靠国内资本,还要依赖大量的国际投资和资本引进。

3.大推动的重点投资领域集中于基础设施和轻工业部门。大推动的投资方向并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而是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的初期,应把资本主要投向经济社会基本设施,以及具有相互联系的轻工业部门,而不是重工业部门。

4.大推动过程必须通过政府计划而非市场调节来组织实施。因为投资的目标是取得外部经济效果,而非利润;其次,投资数额巨大;再次,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

化量,ΔY/Y—经济增长率;s—储蓄率;ΔK—资本存量K 的变化量。ΔY/ΔK—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本可以增加的产出,即资本(投资)的使用效率。在模型中假设:储蓄等于投资,而投资又等于资本存量K 的变化量ΔK。可见,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

6

六、贫困恶性循环论及平衡增长理论

1953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罗格纳·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资的资金供给(储蓄)和产品需求(消费)都不足,这就限制了资本形成,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

面。在供给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不发

达,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低收入意味着人们

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很少用于

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小;

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稀缺,从而造成资本形

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

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

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

而复始,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资本形成也有一个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供给,“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需求,“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 →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纳克斯总结成一句话:“一国穷是因为它穷”

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从“贫困恶性循环论”出发,提出在不发达经济中推动平衡增长战略这一构想。纳克斯认为,打破恶性循环,关键在于突破资本形成不足的约束,影响资本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决定投资预期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根据萨伊定律3,只要平衡地增加生产,在广大范围的各工业部门同时投资,就会出现市场全面扩大,从而提高需求弹性,通过供给(投资)创造需求,从恶性循环摆脱出来。实施平衡增长战略,有必要采取一揽子政策。主要包括:

1.在对资本品部门和消费品部门及各自内部进行投资时,要保持适当的比例

2.进行制度改革并推进社会态度的转变

3.提出详细周密、符合具体技术、政治和社会条件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时间表

4.严格控制不符合平衡增长意图的投资

3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包含三个要点:(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样也是暂时的;(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

7

5.运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消除发展的障碍。 七、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其1957年出版的《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强调“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的作用,说明了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既要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促进作用,又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消除发达与落后地区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

1.地理上的二元经济

缪尔达尔提出,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一种“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并存的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结构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有着区别,刘易斯是把经济分为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而且假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缪尔达尔则是根据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即不平衡来划分的。

2.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

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别性,主要是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和工资水平差距的存在。在经济发展初期,各地区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率都是大致相等的,而且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如果某些地区受到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它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到 一定程度,就会使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率等产生差距,这种差距进而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展快的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发展更慢,从而逐渐扩大地区间经济差距,形成地区性的二元经济结构。

3.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

缪尔达尔认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所采取的传统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是不正确的。按照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方法,只要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工资就由劳动、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并自动趋向相等,因而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各个地区的经济得到平衡发展。但这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并不相符。以劳动力的流动为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对其他地区劳动力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所需要的只是技术和管理人才、熟练劳动力、企业家等质量较高的劳动力;在不发达地区,也只有受过教育的人和熟练劳动力才能支付起向其它地区迁移的费用。这样,高质量劳动力的注入促进了发达地区的发展,并刺激了对资本等其它发展要素的需求,这又反过来刺激了该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循环重复,发达地区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另一方面,较落后的地区因劳动力工资水平低而导致人力资源外流,劳动力减少,而其经济增长较慢又使它对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需求不断降低,于是工资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地区,这又进一步使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到发达地区。这种“累积性因果循环”的作用,使地区间人均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同理,地区间资本的流动、技术的流动、以及贸易亦即商品的流动,也有类似之处。这种劳动力、资金、技术、 8

资源等要素,因收益率差异吸引而发生的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称为“回波效应”。此外,一些非经济因素也会产生“回波效应”。例如有些地区负担不起维护良好的道路系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也相当差,从而增大了它们的竞争劣势。较贫困地区不可能负担得起医疗保障,因而劳动力身体素质差,生产效率低,学校较少,教育质量较低。所有这些贫困效应,在因果循环中一个接一个地联系在一起,都具有拉大地区差距的倾向。

但是,“回波效应”的作用并不是无节制的,地区间发展差距的扩大也是有限度的。在二元空间结构中,当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该地区的生产成本将逐渐上升,外部经济效益逐渐变小,经济增长势头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地区如果再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变得相对不经济,因而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将向其它地区扩散。而且,发达地区增长的减速,会使社会对不发达地区的农产品、资源等的需求增加,从而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这种倾向于减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效应,就是“扩散效应”。总之,“回波效应”倾向于扩大地区经济差距,而“扩散效应”倾向于使落后地区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并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直至最后达到平衡。

4.政策建议

根据地理上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提出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看法:第一,当某些地区已累积起发展优势时,应当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先进地区,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并通过这些地区的发展及其“扩散效应”来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 第二,各个地区的经济差距不宜拉得过大。当发达地区发展起来以后,为了防止累积性因果循环造成的贫富差距无限扩大,政府不应消极等待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来消除差别,而应当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激励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至于不发达地区,则更应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振兴经济,缩小这种差别。

刘易斯在1954年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最基本的结构特征。但是,刘易斯的分析仅局限于部门间的产业结构差异,而缪尔达尔的二元空间结构理论,则突破了刘易斯分析的若干局限,并把二元经济分析地域化了,从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结构差异以及相互关联的角度,揭示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又一特征。

八、增长极理论

法国区域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1950)和《略论增长极的概念》(1955)等著述中,最早提出了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形成条件

1.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人才

2.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

3.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

(二)佩鲁增长极理论的主要观点

9

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展的,因此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其理论的核心在于,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起因(行业)在一些区域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速度较快,并且能对周围地区产生“腐蚀”推动作用的“增长极”。在经济不平衡的增长过程中,创新将起到重要作用。

增长极理论以“不平等的动力学”或“支配说”为基础,佩鲁指出社会是一个不同质的集合体,由于各种因素,社会集合体内部的各种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相互联系,即“支配关系”。所谓支配就是指当存在着甲、乙两个经济单位时,若甲对乙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乙对甲不能产生相反的影响或乙对甲不能产生同等程度的影响时,甲为支配单位,乙为被支配单位。支配作用可能产生于偶然的原因,也可能产生于结构性的、制度性的原因。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支配单位起主导作用的不平等的动态过程。而增长极是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它不是一个区位,而是位于经济空间极点上的一个或者一组推进型经济部门。增长极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间关联的乘数扩张效应推动了其它产业的增长,因此是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

佩鲁增长极理论的出发点是他的“经济空间理论”。他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种类型:计划空间、受力空间和均质整体空间。增长极产生于受力场经济空间。这种空间由若干中心组成,各种离心力或向心力分别指向或发自这些中心。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的场,并与其他中心的场相互交汇。就此而言,任何普遍意义上的空间都是由中心及传输各种力的场所组成。

佩鲁把 增长极分为两类:一类是厂商或企业,另一类是产业。它们的共同点是创新。虽然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中,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所有经济单元的共同目的,但只要创新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但并非所有厂商和产业都有创新的功能,只要“成功的创新”性厂商和“领头产业”在一定的经济空间中对其他厂商和产业才具有支配诱发和推进的功能,产生“支配效益”和“扩散效益”。

(三)增长极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问世之后,在区域经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目前,区域增长极理论分为三个学派:一是以法国、比利时等西欧经济学家为主的“法国学派”,主要观点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工业,以此作为“增长极”来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美国、加拿大等北美经济学家为主的“美国学派”,其主要观点是,区域发展计划应围绕城市之建立来进行,以使城市成为所在区域的增长极;三是联合国发展研究所的一些经济学家为主的“联合国学派”,其主要观点是增长极在区域经发展中不应仅起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应起综合性的发展中心作用。

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首先把佩鲁增长极的概念从产业关系转向地理空间关系,并由此得出区域增长极战略的基本思想。他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上的运用,由此把区域经济空间划分为均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其中极化区域就是地理空间中的连续异质地域,这种区域中的不同部分通过围绕区域重心而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和佩鲁一样,布德维尔依然强调的是推进型创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他认为其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两种类型的增长效用:一是里昂惕夫乘数效应,主要通过经济中所存在的产业之间的依存关系而发 10

生;二是“极化效应”,即推进型产业的建立或产品的增加会导致原区域中未曾配置的其他产业的出现。他提出,由推进型产业所诱导的经济活动,或是投入到推进型产业的上游供应者,或是作为产品的下游使用者。这就是说,推进型产业可以对其它产业产生后向或前向联系效应,这些联系效应又可以通过区域内劳务和资本等要素的优化配置而得到补偿,从而随着整个产业的扩张使这一地区变得对投资更有吸引力,形成地区产业的积累增长。布德维尔丰富和发展了佩鲁增长极概念的内涵,他的思想在“法国学派”中居于统治地位。然而在现实中,推进型产业往往很难具有地方效用,其影响的地区一般都在数百上千里外,从而使得它更多地作为经济部门中的“极”存在,而很少成为区域中的“极”。

针对法国学派的不足,一些英美学派者转而把增长极的目标指向城市等地理单元。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认为经济进步不会在所有地方同时出现,而它一旦出现,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使经济增长集中于起点附近地域。他把“增长极”或“发展极”看成是极化空间或极化区域中的节点即城市等地理单元,把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描述为城市中心对周围腹地得影响。例如,我们把“北方”作为经济增长的地区,“南方”代表落后的地区,北方的增长会对南方的增长产生利弊兼存的经济影响,有利的影响成为淋下效应,淋下效应主要是由北方对南方的购买力和投资的增加而发生,但也可以来自北方吸收一部分南方的潜在失业人口,从而提高南方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不利影响称为极化效应,它主要来自于北方经济效率高的生产者在市场竞争和关税保护中处于优势地位,或由于技术性的工作流动性最高,较为优秀的人才势必最先、最多从南方流向北方,或“极” 的积累集中性增长在起初阶段会扩大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差距,出现“极”的增长对其腹地的负效应。如果北方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必须依靠南方的产品,淋下效应与极化效应相比,终究会占据优势。这是因为极化效应显示出的优势只是暂时的,“极”的增长达到一定规模后势必会产生规模不经济,市场力量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巨大作用,必然要求周密的经济决策应运而生,以改变这一状态。 美国城市经济学家威尔伯·汤普森对增长极的城市规模与数量做了历史的归纳研究,提出了“城市规模(增长极规模)棘轮”假设。他指出城市(增长极)的规模越小越脆弱,最小的几类定居点,绝大部分都处于停滞和衰落中。规模一旦小到五位数人口,潜在的增长中心发展受挫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越过“城市规模棘轮”制约而经久不衰的决定性最小规模是25万左右人口。因此,工业投资应在一定规模的城市集中,这不仅能增加那里的增长动力,还能对周围腹地产生淋下效应。增长极战略是是实现发展中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目标的最佳手段。 60年代末期以来,更多的经济学者把充当增长极的城市看成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中的综合性的增长中心或综合发展极,而不仅只注意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九、梯度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在赫克曼、威廉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在创立至今的40多年中,经历了静态梯度推移理论、动态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等四个发展阶段。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

1.首创者为哈佛大学弗农等人。认为各个工业部门甚至各个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落四个阶段。 11

根据长期以来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工业部门在国家产业结构中比重的升降情况可以将各工业部门分为兴旺部门、停滞部门以及衰退部门。

大致来说,这三种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图所示:

兴旺部门 停滞部门 衰退部门

2.经济梯度推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发达产业或地区的创新活动。经济学家把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引用到经济学中,创造了经济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发达产业和地区始终处于不断的创新活动中,人们会将已经成熟或衰退的产业逐次转移到周边地区,由此形成梯度推进格局。推移方式为由高到低的有序推移。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体系逐次推移的,有局部范围的推移和大范围的推移两种情况。

(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的内涵

1.主导产业说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是由处于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组成,则不但说明它经济发展实力雄厚,而且说明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可以保持发展的势头,这个地区因此被列入高梯度地区。反之则被列入低梯度地区。

2.创新活动说

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和组织方法,其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城市系统扩展说

梯度转移主要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其扩展方式主要有局部范围的和大范围的两种形式。局部范围的扩展指的是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附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创新多源于城市密集带的中心城市,所以当社会上对新产品的需求增大时,创新地区已经没有能力单独把生产发展到能够充分满足需求的水平时,;邻近城市就会凭借其地理优势把这种产品的生产接过来。大范围的扩展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行政区域城市洗头顺序蛙跳式的向广大地区扩展。这时决定转移去向的不是距离的远近,而是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差异,而阶梯划分正是这种差异的反应。只有处于第二梯度的城市才有能力很快接受并消化发源于第一梯度的创新产业部门或创新产品,才有能力把这些产品更广泛、更深入的销售到它们各自控制的市场中。同理,随着产品生命的成熟与老化,它们的生产还会向第二梯队、第三梯队上转移,甚至还会由城市向乡镇、农村转移。农村地区的许多创新(主要在农林牧业生产及产品加工方面)也往往是先反馈到城市系统中,然后通过这个系统,扩展到全国有需要的地方。

(三)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的动因

12

1.创新阶段产业布局

工业生产中出现的重要新兴部门和新产品一般都发源于地区发展梯度图上一些高峰的尖端,这往往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形成这种分布形式的主要原因有:

(1)大城市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种种信息的汇集于传播中心。这里即可以最好的了解到市场的动态、消费者得心理以及他们对新产品的需求,又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市场信息与科技信息的结合就会给有志于发展创造的人输入种种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正是创作的源泉。

(2)大城市集中地众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图书馆以及资料室,同时也是各方面人才的荟萃之地,给研究和发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并且新产品一旦生产就可以很快投入批量生产,这就是使它们能更早的推出新产品。

(3)大城市可以依靠集群经济效益来推动和加速发明创造进程,节约所需投资。一方面技术需要相关产业提供弥补;另一方面零部件、上- 下游产业必须完整。

(4)生产新尖端产品,发展新型工业可能遇到的风险较大,大城市能提供较好的协作条件,能降低风险。

(5)创新产品一般价格昂贵,销售对象主要为技术密集性产业已经高收入家庭,也可通过大城市伸向国内外强大的商业系统行销全世界。

总之,处在创新阶段的产业及其产品,在布局上主要考虑的是专利保护、技术基础与协作条件、尽可能占有更大的市场。这正是高梯度地区,特别是其中的大城市的优势所在。这种地区的不利条件是地税高、生活费用高、工人工资水平也高,燃料与原料缺乏,都需要从远处运来,因此产品生产成本比较高。但对于处于创新阶段的产品来说却能享有很高的垄断价格以及巨大的超额利润。

2.发展阶段产业布局

这一阶段在布局上被称为扩展阶段,随着一个工业部门或一种工业产品的生产由创新阶段进入发展阶段,只要产品符合国内外生产发展或生活的需要,销路就可以迅速扩大、铺开。这是,大城市中个别厂商的产量无法满足需求,便选择外地组建分厂或转移技术来增加产量,改变布局,占领更大的地区份额。这是第二梯度上一些具备条件的城市就把这些处在发展阶段的产品生产接收过来,这种有序转移之所以可能是因为:

(1)随着技术转让,同品种厂商增多,竞争也将加剧。工厂必须考虑降低成本,第二梯度地区有一定的优势,甚至可以凭借在资源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后来居上,取代处在最高梯度上的创新发源地,逐渐发展成为这种这种产品的最大生产地。

(2)转移之所以是有序的,即不能跳过第二梯度直接进入第三、第四梯度地区,这是由地区接受能力的差异决定的。当创新产品进入到发展阶段后,生产开始定型,技术密集程度有所下降,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一部分外部集聚经济可以转化为内部集聚经济,对外协作的依赖也会相应减少,但它们在布局上对技术、协作等多种生产发展的条件要求仍然相当严格。第二梯度城市将处在发展阶段的产品接收过来以后其价格会有所降低,需求频率因而可以增大,这就使得它们需求占有的市场区可以缩小,以致一个二级梯度城市的市场区就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它们所需要的最小的销售界限,而处在第二、三梯度上的城市则暂时不具备这种接收能力。

3.成熟、衰退阶段产业布局

这一阶段在布局上称为普及阶段或标准化阶段。这时,经过长期生产,产品生 13

产已经由成熟阶段进入衰退阶段,生产已经完全标准化了,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其生产由技术密集型转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完全不能享受垄断价格。市场需求接近饱和,大城市工厂的技术优势、聚集优势逐渐丧失,工资、地租、原材料价格、税收成为它们的弱点,因此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有关技术,出让设备,扶持它们向这方面发展。

西方区域经济学者就用这种生产的生命循环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论来说明在世界和国家范围内工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与推进模式。根据梯度转移理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处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个新行业、新品种、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高梯度上的地区向地梯度上的地区一级一级传递,即工业区位向下层渗透。

(四)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

梯度发展理论一开始曾经是一种静态发展理论,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区域梯度发展的变化。研究表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贫富两极分化日益加剧,根据迈达尔的累积因果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那就是极化效应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则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进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三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会不断 扩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

1.极化效应提升城市带梯度

任何一个区域,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它的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的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这时,即使原来依赖发展的优势已经消失,它仍可以向前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有:

(1)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积累的优势:

当前世界工业布局正在发生重大指向性变化,一些过去是原料燃料指向的重要传统部门转变成了消费区指向或技术密集型部门,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发达地区的优势,加剧了极化效应的作用。原因是:一是加工工业技术进步,一些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将其中越来越大的一部分转化为成品,这就使得一些原料逐步转化为地方纯原料;二是许多原料在采用新技术进行来料加工后,可以除掉其中所含的大部分无用成分,使之接近于纯原料,从而大大降低永它来进一步加工的工业原料指数值,削弱原料地对加工工业的引力;三是消费区废物利用能力的提高,得到更多地原料供应;四是技术进步导致原材料的节约;五是运输技术改进,运输率普遍下降,原料运费较成本运费下降较快,因此企业宁愿运原料而不是产品,增大了消费区的引力;六是原料地枯竭,消费区一般不会消失;七是企业盛衰的决定权在产品是否适销对路。

(2)发达地区是政治权势集中的地区:

如在美国的北部、西部、南部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形成的权势集团,它们的力量对比与权势斗争直接左右着美国的总统选举和参众两院的人选及其重要决策,从而直接影响地区间研究与发展经费的分配、国防订货以及国家建设项目在地区间的分配,使之有利于发达地区而不利于欠发达地区。

(3)发达地区的规模经济效应: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最用可能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中获益,从而大大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这就使得发达地区在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因而有必要和可能不断扩大其聚集规模,加强生产分布的极化。

14

(4)乘数效应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分布的变化:

由于兴旺的技术密集型工业,规模大的钢铁业、石化业、建材业等日益向大城市集中,势必要求一系列为它们服务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行业也在这些地区相应的发展,这样就会引起人口的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又会引起一系列为居民服务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使人口的进一步增长。这种乘数效应是一轮又一轮按乘数增大的,它能大大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

2.扩展效应促进第梯度地区发展

随着城市与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周围地区的经济也会在它的带动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没有扩展效应的配合,极化效应是不可能进一步加强的。在扩展效应的作用下,那些处在较低梯度上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在下述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初级行业及其产品初步加工工业

随着城市密集带越来越向新的高度发展,它们就必须从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取得越来越多的农林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供应。先进地区因此必须通过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产品收购等多种方式,促使不发达地区加大这些产品的生产,改善它们的供应状况。初级产品或是在加工过程中失重较大,或是易于腐败变质,不经初步加工一般不宜远运。这就使得不发达地区随着初级产品生产的增长,其初步加工工业也要相应的增长。

(2)简单劳动密集型工业

随着大城市中首创的工 业部门由创新阶段转入衰退阶段,它们也就由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它们的最优区位也由高梯度地区转向低梯度地区,即生产布局学中的“外溢”现象。

(3)污染严重的行业

在工业与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带,工业污染造成的损失必然更大,并且更容易激起居民群众的反对。在高度发达地区,环境立法一般偏严。这就迫使工业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四周城郊,甚至小城镇去寻求它们的最优区位,这又是一种“外溢”现象。

(4)军事工业

处于国防的考虑,各国都力图使自己的军事工业在布局上比较分散,避免把它们过度集中配置在发达地区。这对一些原来的欠发达地区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5)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密集带的发展,这些地区人口拥堵、空气污浊现象不断加剧,居民们特别向往外出旅游观光,同时大城市人均收入的增加和假期的加长使得实现这一愿望成为可能。于是那些人口较少、风景秀丽,或者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地区的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在一些经济不很发达的地区,旅游业甚至成为支持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扩展效应作用的又一种方式。

(6)先进城市对落后地区的支持

扩展效应的另一种方式是,由于先进的城市带的经济发展,国家税收增加,因而可以拿出更多地钱来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而且由于城市带可以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周边地区进城工作的人也会增多,他们向家乡汇回的款项往往也能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3.回程效应阻碍低梯度地区发展

回程效应是在极化效应的同时,作为扩展效应的对立物而起作用的。当处在高梯度的地区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时,它的投资活动和就业机 15

会也会随之得到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回程效应就会至少在三个方面起着削弱低梯度地区,增强高梯度地区的作用,包括:其一,在资金形成上,发达地区在扩展效应的作用下,向欠发达地区投放的大量资本、贷款到一定时期都要还本付息或支付利润。如果欠发达地区不能迅速改善投资环境,吸收和消化这笔资金,它将会被源源不断的汇回发达地区。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条件下,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和人民积蓄的资金也会因当地投资机会少、利率低,而通过种种渠道流往繁荣的发达地区。其二,在移民上,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倾向于流向发达地区。其三,在竞争力对比上,发达地区在繁荣兴旺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扩大其产业规模,增添先进设备,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并开展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进一步加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迫使欠发达地区只能发展衰退部门,无法改善其产业结构。

十、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最早出现在国外,因此国外学者对其研究也较早。在不同时期对产业集群研究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学派,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4种:

(一)马歇尔的集聚理论

西方对于集群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一书中首先提到了集群一词。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继承了斯密对劳动分工https:// 的开创性观察,第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

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而产业集群是外部规模经济所致。他认为企业在特定地区形成集群之后,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新创意在企业之间传播和应用,这就营造了一个协同创新的环境,知识信息的扩散是创新不断发展的源泉,不断的创新促使这些产业集群区的经济不断增长,也激励着相关产业的新企业的加盟。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专业技术工人共享的劳动市场,产业区内集聚了许多潜在的劳动力供应和潜在的劳动力需求。企业家往往愿意到有他们所希望的有专业技能的工人的地方去办厂;同时相关技术工人也愿意到需要像他们那样技能的地方去找工作。产业集群提供共享的中间投入品,还可以支持该产业专用的多种类、低成本的投入品的生产。

(二)韦伯工业产业集群理论

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探讨了促使工业在一定地区集中地原因,即多个工厂集中在一起与各自分散时相比,能给各工厂带来跟多的收益和节约更多地成本,所以工业有集中地愿望。

韦伯把产业的市场集中和空间集中作为产业集聚经历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群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依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同类企业的出现。一些学者在韦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杨格提出 16

了有关规模报酬理论的观点,在斯密劳动分工思想的基础上迂回生产4和社会收益递增等概念。杨格认为最重要的分工形式是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以及新行业的出现。

(三)科斯交易费用理论

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企业是作为市场的替代物而产生的,并通过形成一个组织来管理资源,可以节约市场运行成本。他进一步认为在企业外部靠市场价格机制协调生产,在企业内部,由于交易被取消,市场交易的复杂过程和结构将由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来代替控制生产,这些都是协调生产过程的不同方式,本质上是一致的。科斯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并用它来分析了组织的界限问题,其目的是说明,企业或其它组织作为一种参与市场交易的单位,其经济作用在于把若干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换,这样减少了市场交易者单位数,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利于减少交易费用。科斯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较好的解释了产业集群的原因。他认为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众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这些均有利于减少企业的交易费用;同时集群区内企业的地理接近,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对称性,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并节省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时间和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在科斯的研究之后,威廉姆森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事前交易费用是指由于将来的情况不确定,需要实现规定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这个过程中就要花费成本和代价,而所花费的成本与交易各方产 权结构的明晰度有关。事后的交易费用是指交易发生以后所产生的成本。市场和企业只不过是两种可选择的交易形式和经济组织形式,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多种其他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就是其中的一种。

(四)波特产业集群理论

1980年以来,新的产业集群原理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其首先出现在迈克尔·波特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和价值。波特产业集群的理论是结合有关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而展开的,认为国家只是企业的外在环境,政府的目标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因此,评价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该国能否有效的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他在书中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其框架主要由四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和两个附加要素(机会及政府)组成。在竞争理论中,波特强调各个要素发挥作用时,是一个动态系统性机制的变化。国内竞争压力和地理集中使得整个钻石构架成为一个系统,在这个动态系统中只有每一个要素都积极参与,才能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因此地理集中是必要的。地理集中形成的竞争压力可以提高国内其他竞争者的创新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地理集中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将使四个基本要素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协调提4 迂回生产是指先生产生产资料,再用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迂回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迂回生产的过程越长,生产效率越高。迂回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迂回生产必须投资,迂回生产的代价是减少当前的消费。例如,捕鱼的时候,放弃今天的收获,用现在的劳动来编织渔网,以便今后能捕到更多的鱼。

17

高,形成产业国家竞争优势。

十一、区域管理学派

区域管理学派这一发展方向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对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的认识。该学派认为,仅有区域政策和规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为对象进行管理。区域管理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管理,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对区域内资源的有效协调利用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主要方法有管理学上的、法律上的和行政上的; 二是人口管理,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人力资源是区域竞争力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区域的人口教育水平、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精神。通过人口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解决人口社会问题;

三是环境管理,“环境经济模式”,主要是对区域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噪声及废弃物污染等进行管理。以环境控制和保护作为最基本的发展条件,寻求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总体来说,区域管理理论是以区域或城市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为前提条件,发展相应的经济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将区域或城市作为最大的产品,以区域或城市自身为品牌,吸引投资者,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发展。其行为主体是地方政府,因其更能突出环境管理的功能。

应注意到,区域管理的对象与实现主体是极为复杂的,尤其是针对我国现实的“行政一经济区域”来说更是如此。由于我国各区域历史发展背景、地方文化特色等的不同以及我国整体发展目标与现存体制的要求,中央与地方政府作为共同的区域主体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非政府主体的力量也在逐渐发展中,如何协调各行为主体力量及其利益是急需研究的问题。

十二、新制度经济学派

制度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对美国现实的一种反映,只不过批判地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特点。

20世纪6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将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来分析美国资本制度的缺陷与矛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加尔布雷思,此外还有包尔丁、海尔布罗纳、华尔德等。他们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特点是,采用制度分析或结构分析方法,说明社会经济现实及其发展趋向,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现状与矛盾,提出要从结构方面进行改革的设想或方案。这一时期的制度学派在研究方法上取得的成就显得尤为突出。

自科斯引入交易成本概念,运 用交易成本概念对制度展开研究之后,在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成本-收入”方法的基础上,制度变迁理论得出的结论是,一种制度下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的关系决定了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因此由制度创新决定的制度变迁是缓慢进行的。自此之后,制度经济学无论在方法论方面还是在理论思想方面,都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变化的趋势不是日渐远离主流经济学,而是趋与相同,以至于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自科斯以后的新制度经济学是可以被主流经济学所接纳的,甚至能够被归并到新古典经济学中去。

(一)新制度经济学派主要理论

18

1. 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理论

第一,抗衡力量。加尔布雷思认为在劳动市场上,垄断组织是强大的买者,而工人则是弱小的卖者,由于工人长期遭受垄断组织的损害,促使他们组织工会,并发展成抗衡力量。而合作社组织,在加尔布雷思看来,是小商品生产者可以建立的,并与垄断组—— —织抗衡的一种力量。在消费品销售市场上,消费者虽然并不能成为组织抗衡的一种力量,但他们求助零售商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组织和发展抗衡力量。

第二,丰裕社会。加尔布雷思所谓的"丰裕社会"是指"全民福利国家"。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收入均等化,贫富悬殊现象的消除,是丰裕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或内容。2.社会福利,是丰裕社会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包括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卫生保健,家庭补助,养老金以及住房建筑,教育,文化等社会服务和措施。3.充分就业,这也是丰裕社会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加尔布雷思只承认短期失业或结构性失业。4.经济安全,加尔布雷思认为,在丰裕社会里,一切太平,经济不安全已经消除了。

第三,新工业国。在加尔布雷思看来,在美国,几百家大公司,几乎提供商品和劳物的一半。这些大公司组成工业社会或工业体系,它们决定着现代美国社会经济的性质。在他看来,美国社会已经发生变化:1.权力从资本家手里转到专家组合手里。2.企业的目标也发生了改变:主要目的是企业稳定,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3.生产者主权代替消费者主权。4.工业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公司追求稳定,有充裕的资本,因此银行的作用缩小。5.技术发展的必然性理论,在加尔布雷思看来,经济演进的整个过程和经济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是由技术发展决定的。

第四,新社会主义。加尔布雷思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而且这种趋同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性结果。他的新社会主义是以"二元系统"理论为基础的,二元即"计划系统"和"市场系统"。另外,他的新社会主义还研究了国家总需求,教育与培训职工,控制工资与价格和信念解放等问题。

2.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理论

第一,产权、外部性与资源配置。关于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的效率的问题,产权学派用了科斯第一定理(即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和科斯第二定理(即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来考察,尤其是经常运用科斯第二定理。根据这两个定理,只要在产权清晰界定,交易成本为零,并能满足其他一些条件的情况下,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可以通过产权的交易和重组加以解决。

第二,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是用制度比较的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理论,其基本思路是围绕交易成本的节约这一核心问题,把交易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找出区分不同交易的特征性因素——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然后分析何种交易应当采取何种体制组织,如市场、企业、政府或其他中间形式来协调。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很多领域得到了较好的运用。

第三,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既是组织制度理论的发展,也是信息经济学涉及的重要问题,主要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问题,即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缔约问题。委托人通过契约将某些经济决策权授予代理人,来代表自己进行谋利的经济活动,但是代理人也有自己的利益,当双方利益不一致时,如何借助于契约或者制度来约束或激励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行事,或者至少不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这就是委托-代理理论所致力研究的问题。当然代理活动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代理成本一般包括制定、管理和实施这类契约的全部费用。 19

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委托人-代理人”模型引入了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情况,在该模型中,设计对代理人进行激励的机制有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怎样诱导代理人去努力实现委托人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第四,新经济史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新经济史学派中的制度变迁理论是对新制度经济学派理论与方法加以应用和扩展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他们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假定进行修订,并围绕制度、制度结构和制度变迁的主轴,构造了一套以制度理论为核心,超越纯经济领域的经济史研究的独特框架,把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作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三个基本因素,引入到历史研究中去。

(二)新制度经济学派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

1. ————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

20世纪50年代,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登上了学术舞台。他们是以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者”的面目出现,试图在否定和批判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构造出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他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主张表明这是一个积极的政府干预学派。这一学派继承了凡伯伦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派的传统,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发展了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派在研究对象上与旧制度经济学派没有多大差别,没有摆脱旧制度经济学的心理因素、法律因素对经济生活起决定作用的思想,但他们不是像旧制度学派那样研究由人们的心理活动和社会习惯所决定的制度演进过程,而是更多地分析单一制度本身的功能。

在研究方法上,新制度经济学派比旧制度经济学派更彻底地主张制度演进、整体方法,反对新古典经济学抽象演绎法,认为把个人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出发点是不科学的,认为这种方法以其均衡的、静止的分析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外表,没有考虑到社会各个经济利益集团间的矛盾冲突。新制度学派的学者主张从根本上更新现代经济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他们认为,由于技术不断变革,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结构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是个动态的因果过程,所以经济学必须研究变化、研究过程。也就是说,对经济问题的研究要采用演进的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演进方法是与整体方法相联系的,强调在经济研究中,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为演进过程的整个社会,而不是个人和企业。这里所说的整体,不只是经济概念,往往不能用数字来表述。他们反对正统经济学所采取的数量分析方法,而应该采取制度因素的分析方法。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这种分析方法被概括为制度分析法或结构分析法。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整体研究是与价值研究方法相联系的,这实际属于规范的研究方法。

2.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

以科斯理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是由威廉姆森最先提出来的。它既有别于旧制度经济学派,又有别于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这一学派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把自身的理论视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使新制度经济学成为“本来就应该是的那种经济学”。同时这一学派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引入到经济分析之中,并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问题,但是这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搬式的应用,而是一种修正的、发展的运用。他修改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的假设,代之以“现实人”的假设。这种行为假设的修正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对实际人的行为分析能更好地解释和描述人的本性和人的经济 20

活动,使经济学更具有了“解释力”。新制度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人的行为假设。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人的行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而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则主张经济学应该研究现实中的人,应该从现实的组织体制出发,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新制度经济学派从两个方面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1)人的行为是有限理性的。(2)人都具有为自己谋最大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关于研究领域的拓展。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运用于研究制度结构,包括法律、企业组织、社会文化等,并引入了交易费用、产权等理论。他们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的假定,认为如果所有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不论生产和交换活动怎样安排,资源的使用都相同。这种从零交易费用假定到正交易费用假定的修正,使经济学的研究更接近于现实。这种应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问题,拓展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除此之外,新制度经济学在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时候保留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三个基本要素: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模型和均衡分析方法。不过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作了修正:即主体的环境约束问题、主体所拥有的信息问题和主体与客体问相互作用的方式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引入新的变量,如信息、交易成本、产权约束和政府行为干预等,从而形成了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方法论基础。原有的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在这里得到了一般化的应用。

(三)对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评价

制度是一个复杂系统,并不能用单单一种分析方法或是仅仅通过某一种视角了。也许,这正是几种不同的制度经济学共同存在的原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制度学派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理论观点上的原则性冲突。这一点不但在新制度经济学派同旧制度鸡精学派之间存在着,同时也在两种新制度经济学派之间存在,并且十分明显。

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放弃了形式化方法一用数字或逻辑代替自然语言的表述,拘泥于描述调查、政策分析和规范性的研究方式,使其理论发展受到制约。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在原来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成本这一种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引入了另一种约束条件——交易成本。依托于交易成本概念,新制度经济学派将主流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框架延续到制度领域,既具有制度主义的一定批判性,也为主流经济学所接纳,从而得到迅速发展并引人瞩目,但是依旧存在诸多缺陷。例如,这种理论只承认私有产权有效率,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否认其他产权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交易费用概念是一个很难说的科学概念,在新制度经济学文献中,“交易费用”有十几种定义,没有 一个相对统一的说法,并且很难计量,很难分析。

由于存在着种种缺陷,新制度经济学派发展至今虽然引人瞩目,但仍远不是一种成熟的经济理论。但是它确实弥补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发展史时不考虑制度因素的片面性,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加以考虑,把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恢复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传统。

十三、新经济地理理论

新经济地理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由保罗·克鲁格曼等人开创,新经济地理理论是将运输成本纳入到了理论分析框架之中,因为运输成本的减少会引发聚集经 21

济、外部性、规模经济等问题,把这些要素融入到企业区位选择、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与发散问题中,就会得出不同于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观点。

(一)新经济地理理论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报酬递增规律”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即市场与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其主要观点是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性是“报酬递增”的结果。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把一家工厂孤立的建在大荒原上,无论工厂如何做大做强,最终也逃脱不了“规模报酬递减”的命运。但是,如果我们把工厂建设在大城市里,情况就大有不同,因为城市的规模越大,一般来说工业基础就越健全。这样,无论所建工厂在原材料供给上有什么新要求,在生产工艺上有什么新标准,都可以在城市这个空间范围内得到满足。伴随着工业的扩张和城市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会越来越高,收益也会随之提高,这样就实现了“规模递增”。

克鲁格曼运用一个简单的“核心—外围”模型,分析一个国家内部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在这个模型中,处于中心或核心的是制造业地区,外围是农业地区,区位因素取决于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的相互影响。假设工业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生产活动将趋向于空间聚集。在资源不可流动的假设下,生产总是聚集在最大的市场,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并取得递增报酬。

克鲁格曼还进一步详细的论述了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他认为产业地方化现象有三个原因:第一,劳动力市场的“蓄水 池”效应。在同一个地方,来自同一个行业众多企业的集聚力量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这个蓄水池的不断扩大,可以帮助企业克服种种不确定性,加上规模经济的作用,报酬递增的效应便出现了。第二,中间投入品效应。一种产业长期集聚在某地,可以吸引许多提供特定投入和专业化服务的供应商,并使之逐渐成为地区的生产中心。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这种生产中心规模越来越大,就会吸引更多有效率的供应商。第三,技术的“外溢”效应。假设有关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信息,在某地内部比在其它地区更容易流动和获得,那么相对于远离该地区的企业来说,集聚在该地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正的外部性效应。

(二)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核心原理

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核心原理为“核心—外围”模型,三种基本效应组成了该模型的基本机制:一是本地市场效应,其含义是指垄断竞争厂商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进行生产并向市场规模较小的地区出售其产品。二是价格指数效应,是指厂商的区位选择对于当地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在产业集聚的地方,商品一般比其它地方要便宜一些,因而本地居民可以支付较少的运输成本。三是市场拥挤效应,即不完全竞争厂商喜欢在竞争者较少的区位进行生产。前两种效应形成了集聚力,促使厂商空间聚集;而后一种效应形成分散力,促使厂商空间扩散。

在核心—外围模型中,贸易自由度与经济

活动的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可以很方便地

由图1来概括,又称为战斧图解,描述了在

一个包含两个地区的经济中长期均衡的结

构特征和稳定性。在经济中存在两个生产部

门。其中一个部门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

生产,生产过程中规模收益不变,并且产品

在两个地区的运输不存在运输成本。

我们通

22

常把农业部门看作这样的部门。另一个部门属于垄断竞争部门,在生产过程中规模收益递增,并且产品在区域之间运输需要花费运输成本。我们通常认为制造业部门具有这样的特点,而NEG模型的主要特征就是要描述在这一部门中的厂商选址问题。在图1中我们用贸易自由化的程度Φ作为水平轴,来表示贸易成本的高低。纵轴表示厂商在其中一个地区所占的份额。贸易自由化程度与贸易成本高低之间呈反向变化:当Φ=0时意味着贸易成本无穷大。此时,在经济中不存在贸易往来,厂商也都在本地区进行生产,即自给自足的经济情况。当Φ=1时意味着贸易成本为零,实现了完全自由贸易。图中的粗实线代表长期均衡的结果,均衡时厂商的区域分布可以由纵轴看出:当贸易自由度较低(例如Φ<ΦS)时,长期均衡的结果是两个厂商均匀分布于两个地区;当贸易自由度较高(例如Φ>ΦB)时,厂商在一个地区集聚是长期稳定均衡;当贸易自由度处于中等大小(例如ΦS<Φ<ΦB)时,集聚和分散都可能是长期厂商区域分布的均衡结果。藤田等人(1999)把ΦS称为“支撑点”,把ΦB称为“突破点”。其含义是当Φ>ΦS时,厂商在一个地区集聚是可支撑的;当Φ>ΦB时,原有的厂商在两个地区的对称分布将被打破。

(二) 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核心理论的政策含义及启示

区域政策长久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在制定区域政策的过程中往往缺少理论的指导。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率先开放,并且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就是为了减缓区域间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根据核心-外围模型的政策含义,可以分析我国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改进建议:

区域经济政策存在锁定效应。一旦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差距,基于规模收益递增的自我实施机制将进一步扩大这种差距。此时如果对两个地区实施同样的优惠政策将不会改变这种差距。只有更为强劲的政策介入,使政策的强度超过某一门槛值时才有可能改变这种情况。然而我国目前的区域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及特色产业保护等方面。诸多因素决定了这些政策的力度不会太大,因此政策实施的效果不会十分明显。

贸易自由化程度与区域经济差距之间的关系不是单调的。同样的政策在不同的贸易自由化条件下效果是不同的。在我国,随着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的改进、贸易壁垒的减少等政策干预,区域间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在多数产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情况下,由于集聚租金的作用。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东南沿海地区会进一步吸引其他地区厂商向这一地区流动,加剧两极分化的格局。而在贸易自由化程度较低时反而有助于缓和区域经济差距。

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对区域 经济差距有重要影响。在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落后地区劳动力向东南沿海地区的流动既削弱了东南沿海地区对劳动要素市场的竞争压力,又扩大了东南沿海地区消费市场,从而使产业进一步在东南沿海地区集聚,导致地区差距的扩大。但是从个人收入分配的角度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减缓了区域间的个人收入差距。在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区域间个人收入差距扩大。

预期对厂商的选址决策会产生重要影响。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改变厂商的未来预期来改变厂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对外宣传以及树立良好的地区形象等方式吸引厂商的流入,并最终促进该地区的发展。而一旦建立起这种初始的优势,自我强化的正反馈过程将导致该地区成为经济的核心。 23

总之,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预期不同,核心—外围模型预期不等同于区域经济增长,不会是一个逐渐趋收敛的过程。快速经济增长或工业化首先发生在某些区域,产业集聚导致区域间不平等扩大,形成工业“核心”与农业、原材料供应的“外围”。当离心力小于集聚力时,这种“核心—外围”模式会进一步强化;当离心力超过集聚力时,工业化会波浪状地由核心向周围的外围地带扩散,使某一些落后地区加入到“发达俱乐部”,而其它地区仍旧处于落后状态。

十四、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是贸易扩张、资本流动(尤其是直接投资)、新技术浪潮和区域一体化。研究的关注热点——进一步转向“问题区域”的研究:问题区域是一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难点,一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和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问题区域”的解决,因此,在未来区域经济学发展中,问题区域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关注点: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化的深入,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强调竞争优势,具有比较优势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强调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的开发、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产业集群等区域竞争优势的培育,区域创新主体的培育、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等成为区域创新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着眼点——区域创新和区域竞争优势;研究的内容——趋于综合化和多样化:由于区域经济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园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区域分布、人口和资源的区域流动、区域竞争力、企业区位的选择、家庭区位的选择、住宅区位的选择等都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内容在以空间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同时,不断吸收与借鉴主流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来解释、解决相关的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方向——具体化和实用化:具体表现在借鉴和运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进行区域问题的分析,注重研究区域经济的微观活动,促进了应用区域经济学和应用城市经济学的兴起;研究方法——模型化和计量化:大量的数学模型被运用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形成了投入产出模型、线性规划模型、区域空间均衡模型、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环境影响模型、动态城市模型、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散化的城市理论模型。

24

相关专题

区域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论文广义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论文选题区域经济学考研排名区域经济学硕士论文区域经济学相关论文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转载文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361478.com/a/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