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户 调研报告]2015联村联户调研报告

18

为了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省委启动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省40多万干部联系40多万特困户。这项行动的开展联了民心、转了作风、锻炼了干部、推动了发展。是省委适应推动科学发展,强化 三农 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机关干部作风、锻炼培养干部的一次重大探索;是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牧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次重大实践;是着眼于新形势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根据中共玛曲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在全县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中深入开展优秀年轻干部 进百村帮千家访万户 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本人被选派到河曲马场智龙村进行帮扶,现将双联帮扶调研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河曲马场智龙村(一队),全村共有草场107773亩,有村民小组6个,全村共有牧户108户,总人口553人。其中,特困户家庭23户;孤儿2名;残疾人12人;至今全村未通电。

截至目前,全村共有牲畜:牛9473头,羊3861,马561匹,据统计20XX年底人均纯收入达3300元。

近几年,智龙村通过实施游牧民定居、草场围栏化等重大项目工程,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虽然较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牧业基础生产条件没有根本性地改善,牧区交通道路不便、人畜饮水困难等仍然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瓶颈,牧民生产生活仍然依靠传统畜牧业。为此,本人认为急需大力发展新型产业,拓宽致富渠道,带动经济的发展,增加牧民的收入,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贫困原因

第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保收能力不足。智龙村的牧业生产依然靠天养畜靠天种植的传统生产方式,目前没有基本的饲草料种植保障基地和牲畜过冬设施,一旦遭遇雪灾、虫灾,农牧业生产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抗灾保收能力极为不足。

第经济基础薄弱,群众居住分散,信息闭塞,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抵御灾害能力差,牧民群众文化素质较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自然环境及基础设施的原因,基本上还处于单一的畜牧业生产状况,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市场发育程度低;农牧村基础条件差, 靠天吃饭、靠天养畜 的农牧业生产现状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变。

第村道牧道建设滞后,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依然没能得到根本解决,群众在牧场上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资全靠畜力驼运,费工费时,极其不便,严重制约着智龙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草场退化,土壤沙化加剧。畜牧业是智龙村支柱产业,因草场面积小,存在超载过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草场退化,土壤沙化。

第种养结构单一,致富能手少,缺乏劳务技能和稳定务工渠道。

一、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标,以提高科技含量,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化进程,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畜牧产业,旅游产业为主线,按照 转作风,练干部,抓基层,强基础,办实事,解难题 的要求,全力实施 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基础扶贫、智力扶贫 四项重点工作,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干群关系更密切,牧村社会更和谐、扶贫开发见实效,经济发展又快又好。

发展重点

进一步加大国家各项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转变群众的观念,使全村形成人人懂法律知法律的良好氛围。

按 先发展、后规范 原则继续采用 放水养鱼 措施,鼓励支持群众大办非公经济实体,通过引导民间资本、招商引资等方式拉动投资增长,使投资主体渐趋多元化。

通过多措并举,使牧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7%左右,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按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和村域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加强牧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牧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 三农(牧) 问题,推进全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发展方向

加快村道牧道及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牧民群众 行路难、过河难、上学难、就医难 的实际问题。加大农牧村公共事业资金投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实施农牧互补战略:以牧为主,大力发展 六化 家庭牧场和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 一特四化 工作,大力实施牦牛种马种养畜种改良。

筹措资金、争取机会,开展对智龙村过剩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农牧村建设带头人。

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文化服务室和 村村通 工程:帮助接通互联网光缆,购置图书和器材。

依托 一特四化 建设,建成暖棚养殖小区,并配套动物防疫、饲养管理、中介服务等设施。

畜种改良项目:大力开展河曲马繁育带及欧拉羊、阿万仓牦牛建设,以本品种提纯复壮为技术支撑,逐步增加优质种马、种牛和种羊生产能力。

发展目标

智龙村发展目标和任务为:

第一步,用3至5年时间,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优先解决农牧业生产水平低下和农牧民住房条件差、行路难、人畜饮水难、看病难、学习文化难、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难等突出问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展农牧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教育、计划生育、农牧村文化,优化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步,到2016年,全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环境建设与保护效果明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增多,功能日趋完善,产业结构合理,经济总量显著增加。

第三步,到2020年,全村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提高,逐步缩小与全县、全州的发展差距,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村人民群众享受较好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小康社会基本实现。

保障措施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把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这个主题落到实处,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 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使广大农牧民生活逐步得到明显改善 的重要批示为总要求,以牧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问题为重点,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心,以牧民持续增收为核心,深入研究智龙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在全县的战略定位,面临主要的困难和问题,今后发展的思路及中央、省、州支持智龙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达到超速发展、缩小差距,提高全村群众生活水平,实现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一是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畜牧业、劳务输出和特色产业。

二是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对策建议

牧村经济社会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紧紧围绕牧业增产、牧民增收、农牧村稳定这个中心工作,进一步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地位,加大结构调整,促进农牧村经济、农牧民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调研报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调研报告。根据智龙村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结合实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育改革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牢固树立 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思想观念,克服思想阻碍和观念束缚,破除唯条件论,树立不甘落后的赶超意识。

努力争取国家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改变过去低标准、低水平、低投入、低发展的状况,特别要争取涉及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对口支援、民族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以国家政策扶持项目争取大项目、大投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欠账问题。

继续加强畜牧业 五配套 建设,加大畜种改良和疫病防治力度,推进 六化 家庭牧场建设。全力实施农牧互补战略,着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规模。

大力发展以通路、通电、通水、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已建和在建村级公路的建设等级,大力改善牧村生产生活条件,突出解决牧民定居、人畜饮水困难、农牧村行路难、牧场不通电等实际困难。

加强牲畜疫病防治,强化疫病防控能力,提高疫苗注射密度,严格落实 两强一打 责任制,切实加强饲草料储备。

加大劳务培训和输出,大力推进教育科技工作,开展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培训,实施 人才工程 ,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使每户都有一名懂科学技术的劳动力,同时拓宽劳务输出渠道,不断提高劳务人员的就业率。

以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为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

大力加强农牧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在农牧村各项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和示范带头作用。要加强农牧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群众破除旧观念、旧思想,树立和强化集体观念、法制观念、文明卫生观念、计划生育观念、科技意识等,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发展意识,坚定发展信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创新扶贫机制,把国家投入、社会帮扶、自力更生和自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富裕、和谐的新牧村。

chennan123456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转载文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361478.com/a/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