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日本老人来甬寻访“海丝”遗迹》后续 他们有个共同的心愿:继续推动中日友好

 2018年7月2日《宁波晚报》A02-03版刊登了题为《5位日本老人来甬寻访“海丝”遗迹》的报道,详细记录了5位日本老人为研究中日贸易史,重走海上交通线,特地来宁波考察的事迹。时隔一年,从日本方面传来消息,作为国际交流与协作第23期学员的这5位老人,已从就读的神户市老年专科大学毕业,他们合作撰写的与有关宁波的论文被编入《学员报告书》中。

    记者采访了当时全程陪同日本老人考察的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宁波与日本交往史研究专家李广志副教授,他表示,正是历史上宁波对日本的深刻影响,促使老人们来甬进行实地考察。

    5位日本老人

    将历史上的宁波写入论文中

    据李广志介绍,5位老人分别是米谷英夫、釜江修一、山口敏子、本田博则、佐佐木继一,平均年龄69岁。他们完成了在宁波的考察后,合作撰写了论文《宋日贸易与货币经济的发展——平清盛的功绩》,共六章。

    “文章结合当时宁波与日本的贸易状况,还原了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相当于中国宋代)权臣平清盛大力推进神户港建设,促进宋日贸易发展的那段历史。那正是日本对外交往最为活跃的时期。中国方面,对日进出口的主要港口就是宁波;日本方面,博多地区成为贸易窗口。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明代。”李广志说。

    自唐以来

    宁波与日本贸易史实被收录

    5位日本老人的文章以宁波为重点,从遣唐使开始,一直介绍到遣明使。其间发生在中(宁波港)日(博多港)之间的历史史实被大量收录文中。

    历史上中日贸易的商品十分丰富,中国出口到日本的主要有瓷器、宋钱、香料、药材、虎皮、豹皮、绫锦、书籍、笔墨、鹦鹉和孔雀等,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包括金、银、珍珠、硫黄、水银、木材和米等。其中北宋时期,为抵御辽、金、西夏等势力,急需硫黄,中国自身产量不够,因此需要从日本进口,而宁波口岸是中日间这条“硫黄之路”的必经之地。

    在宁波博物馆,珍藏着三块南宋石刻,上面记录着三名居住在日本博多港的华人向明州寺院捐款的善举:丁渊捐资“十贯文,砌路一丈”;张宁“砌路一丈”;张公意“舍钱十贯,明州礼拜路一丈”。李广志解释,“明州路”很明显就是宁波路,这三块石刻有力地证明了侨居日本的华人与宁波的密切关系。上述历史,也被5位日本老人收录到他们的文章中。

    考察团团长

    来信感谢《宁波晚报》报道

    一年过去了,5位老人的论文不仅编写入书,李广志还收到了时任考察团团长米谷英夫先生写来的感谢信。信中,米谷英夫说,去年的宁波之行,让团员们的思绪跨越时空,仿佛回到了唐宋时代。

    “米谷英夫还在信中表示,5位老人从此就与宁波结下不解之缘,心中常念宁波。今年2月18日老人们在与神户大学留学生交流时,结识了一名来自宁波的学子,大家交流愉快,很快成了一家人。”李广志说。

    李广志还告诉记者,5位日本老人对于《宁波晚报》的报道感到非常高兴,特意将报道的内容整理出来,翻译成日文附在文章的末尾。表示今后愿尽己所能,继续推动宁波与神户的友好交往,更希望将这种质朴的情感作为增进中日友谊的新动力。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转载文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361478.com/a/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