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团队的最新论文写了什么:用好青蒿素仍是抗疟必然选择

6月17日,新华社发布屠呦呦团队最新重磅研究成果,很快在网络刷屏。
 
新闻从国际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官网获悉,相关研究论文在第12个世界疟疾日、4月25日发表。
 
该论文为Persective(前瞻性观点),一共有三页。
 
国内学术期刊出版界人士告诉新闻,Persective的文体属于摘要,未透露实验细节。
 
该论文标题为《“青蒿素耐药”的应势解决方案》(A Temporizing Solution to “Artemisinin Resistance”),论文一共有六位作者,分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和中药研究所特聘专家王继刚研究员、Chengchao Xu博士、廖福龙研究员、姜廷良研究员、Sanjeev Krishna教授和屠呦呦研究员。其中王继刚为论文主笔。
 
该论文称,用好青蒿素仍然是人类目前治愈疟疾的必须选择,在临床中优化用药方案是完全有希望克服现有的“青蒿素抗药性”现象。 
 
该论文最后提到,在效力、安全性和耐药风险方面优于青蒿素类药物的下一代抗疟药似乎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出现。 药物研发项目的高昂成本会影响新药的价格,并有可能阻碍最有需要的患者获得药物。在研发成功40年之后,青蒿素类药物仍然是联合治疗时首选的抗疟药类别。
 
新闻发现,早在4月26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发布消息称,屠呦呦等六位专家在该论文中,基于青蒿素药物机理、现有的治疗方案、耐药性的特殊情况和原因、以及药物价格等诸多因素,从全局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青蒿素抗药性"的合理方案。 
 
前述消息称,该论文除提出了解决现有的“青蒿素抗药性”问题的治疗方案,文章还讨论了一个常常被研究人员忽略的问题:抗疟药物的价格。
 
该消息称,青蒿素成本低廉,一个疗程仅需几个美元。而疟疾疫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及非洲地区,开发高效廉价药物是有效遏制疟疾扩散和根除疟疾的关键。纵观现有的全新抗疟药物的研发,还未有任何潜在的药物能够像青蒿素那样高效和安全。即使有新药开发成功,药物开发的成本会不可避免的反映在药价上,这些药物是否能真正服务到需要它们的人群也有诸多困难需要克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官网资料显示,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宁波市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2015年荣获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目前获6个《新药证书》,1个临床批件和2个中国发明专利。
 
王继刚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天然产物研究室主任,中组部国家特聘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继刚研究室围绕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及机制展开系统研究。近年来在包括青蒿素在内的中药及天然产物的靶标、作用机理和抗药研究及细胞自噬药物筛选平台建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与突破。
 
姜廷良,男,浙江省余姚人,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中药药理研究,主要包括抗肿瘤中药药理、方剂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中药药理方法学研究等。
 
廖福龙,男,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Sanjeev Krishna是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的分子寄生虫学教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要正确认识“青蒿素抗药性”现象,就必须先了解青蒿素的作用机理。与一般药物不同,青蒿素需要被激活才能发挥作用。研究表明,红细胞中的血红素是青蒿素高效且特异的激活剂。当疟原虫在人体内大量破坏红细胞时,会释放出极高浓度的血红素,这样在疟原虫代谢旺盛的地点青蒿素就会被激活。与此相对应的是,正常红细胞中的血红素由于被牢牢地结合在血红蛋白中而无法激活青蒿素。因此青蒿素对于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非常小。也就是说,疟原虫噬血的本性使其不可避免地成为青蒿素攻击的目标。
 
前述消息称,但需要指出的是,青蒿素在人体内半衰期短(1-2小时),而临床上推荐采用的青蒿素联用疗法疗程只有三天,因此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杀虫窗口只有有限的4-8小时。而现有的耐药虫株则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可能通过降低青蒿素激活程度来减轻药物压力(1)改变生活周期,进一步缩短敏感杀虫期(滋养体时期);(2)暂时进入类休眠状态,减缓代谢速率、血红蛋白降解速度及血红素的释放。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三天的青蒿素联用疗法对耐药虫株疗效不佳。但是一旦延长用药时间,疟疾患者还是能够被治愈。除此之外,现有的“青蒿素抗药性”现象,在不少情况下其实是青蒿素联用疗法中的辅助药物发生了抗药性。针对这种情况,更换联用疗法中的辅助药物,就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因此,屠呦呦团队为通过简单的调整现有的治疗方案,比如,特异性的替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的辅助药物;或适当延长用药时间,就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青蒿素抗药性”问题。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转载文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361478.com/a/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