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论文诗词网 > 成语词典 > 动植物百科 >

棉铃虫

2021-04-10 22:16动植物百科 人已围观

简介[拼音]:mianlingchong [外文]:Heliothis armigera 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俗称青虫、钻桃虫等作物害虫,主要为害棉花蕾、铃。世界性害虫。在中国遍布于各棉区。黄河流...

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俗称青虫、钻桃虫等作物害虫,主要为害棉花蕾、铃。世界性害虫。在中国遍布于各棉区。黄河流域棉区为害较重,长江流域棉区有些年份发生也烈。与本种同属的还有其他一些种类也为害棉花,如中国新疆的大棉铃虫(H.peltigera);南北美洲的棉铃虫(H.zea)和烟芽夜蛾(H.virescens);大洋洲的H.punctigera等。

特征

成虫体长14~18毫米,翅展30~38毫米,雌蛾赤褐色或黄褐色,雄蛾青灰色,前翅近外缘有一暗褐色宽带,环状纹圆形具褐边,中央有一褐点。后翅外缘暗褐色宽带中央常有两个相连的灰白斑。卵近半球形,初产为白色,后呈黄色,孵化前变为暗褐色。老熟幼虫体长30~40毫米,体色变异较大,有绿色、淡绿色、黄白色、淡红色等。体表有许多尖长的灰褐色小刺。蛹体长15~23毫米,纺锤形,初期绿色、后变为褐色。滞育蛹在化蛹后3~4天,头部后颊部分仍有斜行黑点4个。

寄主和危害

棉铃虫的寄主植物种类很多,除棉花外,还为害玉米、小麦、大麦、高粱、大豆、花生、豌豆、蚕豆、苜蓿、苕子、番茄、辣椒、芝麻、向日葵、南瓜、苘麻、红麻、亚麻、烟草等作物,以及其他多种野生植物。幼虫主要取食蕾、花、铃,幼蕾稍受咬伤,苞叶即行张开,变黄脱落。为害棉铃时,常从基部蛀入取食一空。 1头幼虫一生约为害10多个蕾、铃,常从棉株上部向下部转移或转株为害。棉株受害后蕾铃脱落,造成减产。

图 生活习性

不同地区棉铃虫发生的代数不同。如在黄河流域棉区每年发生4代,以6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的第2、第3代为害较重;在长江流域棉区每年发生4至5代,以7月中至8月下旬的第3、第4代为害较重;辽河流域及新疆大部分棉区,每年发生3代,为害较重的是第2代。各地第1代棉铃虫几乎都在棉田外其他寄主上为害。发生最适气温为25~28℃,相对湿度为70%左右。气温高过34℃时产卵量降低或产不育卵。羽化、交配和产卵都在夜晚进行,羽化当夜即可交配。每头雌蛾平均产卵约1000多粒。卵散产。凡长势好、现蕾早而多的棉田着卵量大。棉花生长后期多产卵在贪青晚熟的棉株上。在其他寄主作物上,卵多产于结实器官。若在棉花行间种植花期相同的玉米或高粱,作为诱集作物,可减少该代在棉株上的落卵量。成虫善飞翔,能借助气流作迁移扩散。睛天黄昏时常到开花的蜜源植物上取食,黎明前即隐蔽潜伏,白天常栖息于棉花叶背、花冠或玉米、高粱心叶内。幼虫孵化后常取食卵壳和尚未孵化的卵,3龄以上幼虫取食量增大且有自相残杀习性。幼虫老熟后,在土表下3~5厘米深处,筑土室化蛹。在中国大部分棉区,均以滞育蛹越冬,滞育蛹入土比非滞育蛹深。

发生与环境关系

气候、天敌以及作物的布局、品种、栽培技术等对棉铃虫的发生均有密切关系。如4、5月间的低温,能减少第1、2代的发生量,蛹期连续遇雨,土壤含水量长期处于饱和状态,能导致蛹的大量死亡。天敌也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第 4代棉铃虫发生期由于天敌的作用,一般可不进行防治。作物布局不同,如实行麦棉套种、麦棉邻作或玉米和棉花套种时,棉铃虫发生为害的程度不同。不同品种间的蕾铃被害程度也有差异。棉田郁闭、湿度较大,有利于棉铃虫的发生。

防治方法

结合冬耕冬灌破坏越冬蛹。选育种植抗虫品种或种植短季节品种,保护利用天敌和适时喷药防治幼虫等方法。常用的药剂有久效磷、甲基对硫磷、杀虫脒、杀灭菊酯等。

参考文章
  • 玉米棉铃虫防治措施粮食作物
  • 三代棉铃虫防治技术经济作物
  • 如何防治大豆田棉铃虫?经济作物
  • 怎样防治花生棉铃虫?经济作物
  • 棉花三代棉铃虫的防治技术经济作物
  • 水稻稻田棉铃虫粮食作物
  • 提醒农民及时防治棉铃虫、玉米螟粮食作物
  • 杀虫单能用在棉花上防治棉铃虫吗经济作物
  • 玉米田棉铃虫的发生与防治措施粮食作物
  • 加强监测玉米田玉米螟、棉铃虫粮食作物

相关推荐:1996年几月生的女人

棉铃虫百科介绍

上一篇:赤螨科

下一篇:中国现代地理考察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11129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