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论文诗词网 > 成语词典 > 动植物百科 >

龙门石窟中的舞蹈形象

2021-05-19 21:35动植物百科 人已围观

简介[拼音]:Longmen Shiku zhong de wudao xingxiang [外文]:dancing figures in Longmen caves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的伊阙龙门山。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起,历代都曾在这里开窟造像,是中国...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的伊阙龙门山。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起,历代都曾在这里开窟造像,是中国著名佛教圣地之一。

龙门石窟和其他佛教艺术一样,除高大的佛像外,还有许多奏乐、舞蹈的伎乐天、飞天等。他们虽是人们幻想中天国的音乐舞蹈之神,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间乐舞活动的情况。这些身着衣裙或半裸上身、佩有长长帛带的飞天,形态优美,舞蹈感极强。

北魏古阳洞佛龛龛楣上的执翟飞天

北魏时期佛教开始盛行,共开凿了十几个大中型窟龛。北魏明帝(516~528)所开古阳洞,北壁龛楣上刻满了各种舞姿的飞天,或回首拂袖,或曲膝半跪于飘浮的云海中,或从空中徐徐落下;南壁两个雕刻在菱形框纹中的飞天,一上一下,姿态大体相同,曲腿回身,向下斜视,一个双手合掌,一个双手摊在胸前,两人动作协调,似是双人舞。南壁释迦牟尼佛龛龛楣上刻有一排飞天,构图严谨,形态各异,左右两两对衬。中间两飞天紧紧偎依,扬首挺胸,一手做托掌舞姿,腰部以下淹没在一片向上飘荡的纹饰中;左右两旁是手执翟(羽毛装饰的舞具)的飞天,身穿双肩有圆形饰物的美服,下半身飘浮在云海中;再向外,是吹笙和吹横笛的伎乐天。由于北魏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以及京都南迁,这些石窟中的雕像,服饰舞姿均具有中原汉民族的传统风格,体态秀丽,表情温婉含蓄,舞姿典雅优美,这与北魏初期开凿的云岗石窟飞天那种豪放粗犷的风格迥然不同。

唐代石窟中的舞伎

唐代在龙门开凿石窟最多。约占整个窟龛的2/3。在唐代石窟中飞天乐伎形象更为细腻真实,特别是那些雕刻在佛座下或窟壁底部正在舞蹈或奏乐的天女。她们下半身不再是裹在长裙里或云海中,而是脚踏实地地正在舞蹈,看得出脚和腿的动作。她们体态丰腴,是典型唐代仕女形象;舞姿优美,动作结构合理。乐舞排列,大多是一两个舞人居中舞蹈,乐人在两边伴奏。这与一些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画中的舞蹈场面完全一致。在这些雕刻的舞蹈形象中,有的舞姿至今仍保留在中国的民间舞或古典舞中。


相关推荐:苏珊米勒2017年2月

龙门石窟中的舞蹈形象百科介绍

上一篇:华兴书局

下一篇:捷克语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11129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