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活动方案]小学生课外活动方案

29

小学生课外活动方案(一):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

学校课外活动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

为进一步落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与活力;把创新还给师生,让校园充满智慧与生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校将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李有军

副组长:祁万禄

组 员: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时间:

每天下午第三节

四、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目标:

1.通过合唱、舞蹈、绘画、书法、折纸等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的

爱美情操,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提高其艺术素质。

2.通过“篮球、乒乓球”等各项体育活动,掌握简单的体育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增强其体质,促进身心发展。

3.通过“阅读与习作、英语、诵读”兴趣小组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巩固与提高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其应用、交流的能力。

五、具体要求以及奖惩措施:

①开学初,辅导教师要制定好学期辅导计划,一定要按计划进行活动。

②辅导教师每次辅导前要认真备课,确保辅导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克服老师们在辅导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③每次辅导时,教师要先点名,若出现无故不到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弄清学生的去向。辅导时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活动,不得出现空堂现象。

④辅导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活动特点,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考察)

⑤学校中层干部每天对老师们的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做好记录,定时公布检查结果。

⑥学期末,学校将组织评委对老师的活动情况进行考核。

红古区若连小学

二〇一一年八月

小学生课外活动方案(二):小学生课外活动方案【小学生课外活动方案】

亲近大自然

----手拉手课外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意图】

小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除按照课程计划安排上课外,还有一部分时间由学生自由分配。小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感兴趣。但是想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传统课堂教学有局限性。因此,为了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我们应提倡开展积极的课外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城市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前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就能知道、学会的东西和掌握的本领,因为远离农村,缺失玩伴,家长的呵护,造成儿童通过自己的体验而学习的机会急剧减少,从而剥夺了城市孩子享受大自然的权利。对儿童来说,大自然越来越成为一个建立在电视媒体上的概念而非亲身体验的实体。人是大自然之子,是大自然中孕育诞生的,人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大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环境,也是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远离自然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将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可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拓宽孩子的眼界,让他们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获得一双发现美、创造美的眼睛,引导他们感受大自然的顽强生存、博大胸襟等生命现象。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为

孩子创造尽可能多的亲近自然的机会。

【活动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一天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农家生活,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小学生课外活动方案】

2.感受大自然的丰富美感、博大胸襟、顽强生命,培养学生对自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认识到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4. 激发探究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 培养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6. 在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技术和能力

1. 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习用相机拍下美好的瞬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设计鹅棚、队标、队旗,制作南瓜灯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3. 学习种庄稼,包馄饨,制作南瓜饼,野炊等劳动,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乐于展现自我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5.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知识

1.了解棉种场的地理风貌,感受鱼米之乡的美丽富饶。

2.懂得庄稼播种、生长和收割的有关知识。

3.懂得野炊的方法和注意点。

【活动准备】

1.胜利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参加。

2.邀请电视台工作人员随队采访、拍摄活动镜头。学校小记者、小摄像师也参加活动。

3.每班聘请2名家长志愿者和1名阿姨,聘请一名校医随队。

4.每班分成4个小组,选好组长,聘请辅导老师(辅导老师由班主任、中队辅导员或家长志愿者担任),设计好组标,打印并贴好小组标志。

5.各班出1个文艺节目,1个小型游戏。

6.各学科老师根据活动安排,设计相关学科的一些综合实践问题,开展相关板块的活动。

7.活动前准备制作队旗的布料、及时贴或彩笔、竹竿。 8.联系好校车的接送工作。

【注意事项】

1.学生统一穿校服,佩带好红领巾,并每人带一件较厚的毛衣晚上御寒。

2.班主任教育好学生活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活动前培训随队老师和家长志愿者加强责任心,确保活动的质量和安全。

3.活动期间听从组委会的安排,一切行动听指挥,学生有事向随队老师请假,不得单独行动。

【活动过程】

(一)升旗仪式(时间安排:8:00—8:15)

1、小校长致辞

2、队员代表发言

(二)找朋友(时间安排:8:15--8:50)

1、两校各自将学生分成16组,每组8人左右。

2、分别将各组学生自己设计的小队标志,贴于每个学生后背。(整个活动中各组都要以各自的标记寻找辅导老师、活动区域、活动内容等。)

3、播放《找朋友》的歌曲,新东小学生与棉校学生随机分别围成两个大圆,共同做找朋友的游戏,直到最后按照队标各自找到所有队员。

4、各辅导老师身上贴好各自负责的小组标志,带好用于制作队旗的材料。在指定的区域等待队员。当各队队长找齐各自组员以后,按由矮到高的顺序排好队伍,寻找与自己队员佩带相同标志的辅导员。各队在指定区域为自己小组设计队名、队旗,口号以及队歌。

5、队名、队旗、口号、队歌设计完成后,由队长介绍自己小队的队名、队旗,小组同学齐喊口号、唱队歌。

(三)农趣(时间安排:9:00--11:00)

1、观看水稻的机器化收割(时间安排:9:00—9:30)。以小组为单位全校集中整队出发,带队老师具体负责各队纪律和安全。

2、拾稻穗(时间安排:9:30—10:30)。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存放稻穗的工具。

小学生课外活动方案(三):2015小学课外活动计划

第1篇: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周蒸王庆州张希林

组员:安道辰崔波魏东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一、四下午第三节课(周一为一、二、三年级,周四为四、五年级)

(三)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开设两项体育活动:跳绳和毽子。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第2篇:小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1。以体育(篮球、乒乓球、跳绳、田径、跳远、跳高)、美术、舞蹈、科技等组成校级兴趣活动小组。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阅读、英语、跳绳、踢毽、乒乓球、羽毛球等,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坪小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黄树林副组长:王成金

组员:符元远唐其宾唐其永杨茂芬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一、二、三、四下午第三节课

(三)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以体育(篮球、乒乓球、跳绳、田径、跳远、跳高)、美术、舞蹈、科技等组成校级兴趣活动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阅读、英语、跳绳、踢毽、乒乓球、羽毛球等,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详见课外小组活动轮盘表。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第3篇:中心小学课外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为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以"快乐体育、健康第一"为理念,把开展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

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二、目标和原则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能自觉锻炼。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3.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条件,尽力提高活动有效性,发挥其育人效益。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三、组织领导组长:周永利李强刘桂生

副组长:聂宏志成员:全体老师

辅导教师:魏威监督检查:刘桂生四、保障措施

王少静井虎魏威王少静李士娇薛燕

使本活动落实到位,安全有保障,措施如下:

1、领导小组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分工明确,经常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与班级量化考核挂钩。2、体育组要确保活动设施的安全,经常检查维修,保质保量。3、学校结合自身环境资源,配齐配足相关体育器材,力保使器材得到补充、丰富,使空间得到扩展。4、学校要站在"依法治校"的高度,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大课间活动上、下午各30

分钟列入作息时间表。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供足够的活动时间。5、科学合理地安排,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实效,充分发挥校内体育器材的功能。6、分块划片,按活动项目固定活动区域,以便管理和辅导,以保证活动正常化、秩序化、科学化。五、活动组织方法:1、按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活动,不超时、不超量。2、各班由体育委员领取、归还器材。3、各班分小组进行活动,由小组长组织锻炼。4、班主任跟班组织并负责学生安全。5、体育教师负责辅导学生活动、统一集合时间。六、活动管理:(一)对教师的管理:1、领导小组要经常督查教师到岗情况,且不定期抽查量化。2、

教师每天认真填写课间活动记录表,每周小结本周的活动情况,并及时做好记录。3、班主任老师要负责组织本班学生活动,确保"安全第一"。

4、体育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辅导,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确保动作到位,舒展大方。5、活动期间,教师不能迟到、早退或不到场,若有违反,旷课处罚。6、班主任要始终坚守在活动场地,负责活动安全,维护活动秩序。(二)对学生的管理:1、除雨天(地面潮湿)和放假时间外,没有非常特殊的情况,全校学生都要参加课间体育活动。2、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教导处的安排作息时间表执行,不能随意更改。3、各班每天活动前后均要集合,清点活动人数,不迟到、不早退,确保人人参与,人人活动。4、体育委员活动前后,必须向本班班主任简要汇报参加活动人数,组织部分学生归还体育器材。

5、爱护公物,不能损坏体育器材,对故意损坏者,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等处分。6、活动中发生意外,应立即报告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尽量减少器材的损坏和人员的损伤程度。

第4篇:课外阅读与写作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目的意义:

开展读书兴趣小组是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层次,提升小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一项重要举措。本学期我们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实践空间,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让每个学生享有成功的喜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活动内容:

本小组将进行丰富多彩的阅读和写作活动,利用每天下午规定时间,到阅览室阅读课外书,以文学作品欣赏和点评为主要内容;要求小组成员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并定时开展交流活动,评选优秀笔记,组织写作赛事,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

我们将在兴趣小组实施过程中继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读书小组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选择阅读书籍,同时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所需书籍。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阅读,学会分析,掌握方法,从而创作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小学生课外活动方案】

三、活动时间地点:

每周一至周四下午,有关班级教室。

四、具体事宜安排:

(一)周内

周一至周三:自由阅读适时辅导;周四开展竞技活动并小结。

(二)周外

第一至第三周:阅读童话故事类书籍,先自由阅读后集中欣赏佳作。

第四至第六周:阅读名人故事类书籍,先自由阅读后集中欣赏佳作。

第七周至九周:阅读文学故事类书籍,先自由阅读后集中欣赏佳作。

第十周至十五周:开展文学习作赏析活动,选举产生本年级优秀佳作。

五、落实办法措施:

为避免兴趣小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将坚持"六定"管理体制:一定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安排兴趣小组课程;二定活动目标,针对一些有意义的书籍,教师将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组织一些竞赛让学生参加;三定活动时间,每周课外活动时间是固定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1.激励孩子多读课外书:比比谁读得多,争当小书迷。

2.间周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或演讲会。

3.一月一次优秀习作展评活动。

4.建立学生读书笔记(摘抄本)。

5.鼓励学生多背诵,多积累,学会欣赏名篇佳作,会运用一些有文采的语言词汇表达思想感情。

6.适时开展阅读与写作能力比赛活动。

小学生课外活动方案(四):2015小学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方案一:小学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树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以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培育学校的体育精神,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自觉地参加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二、机构设置

1、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组长:何剑辉

副组长:崔荣洲

组员:张超王栋王兴德杨平安宋筱武袁双

2、安全保障小组(负责学生安全工作)

组长:崔荣洲

组员:王兴德

3、技术指导组(负责各年级体育活动设计及活动指导工作)

组长:张超

组员:宋筱武

4、器材组(负责体育器材的购置及管理工作)

组长:王兴德

组员:张超宋筱武

三、活动主题

我健康我阳光我成长我快乐

四、活动要求:

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平时有测试年终有评比

五、具体项目

1、指定项目:跳绳、50m短跑、立定跳远、400m往返跑

2、自选项目:田径、游戏、舞蹈、球类、军事类、体育快乐园活动

六、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性原则

没有特殊情况,任何老师不得留学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做其他事情。

2、每天一小时原则

每天的课间操、眼保健操、课间活动及下午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半小时以上。

3、课内外结合原则

做好家长宣传工作,采用家校联动方式,使全体教师、学生、家长行动起来,参与到这一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4、安全性原则

各班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因素,场地因素,制定出相适宜的活动计划,在选用器材时注意安全,在带班活动时,带班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七、活动措施

1、开足体育课,上好体育课。每一名体育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组织好每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任何体育教师不得把体育课上成放羊式教学。

2、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3、组织开展好上午30分钟的课外运动。学校因受场地限制,各班按政教处分配的活动地点开展活动。

八、活动器材

活动器材采用学生自带和学校购置两种兼顾措施。

九、活动保障

1、各年级在每学期第二周制定本校各年级的活动计划,学校。

2、做好对全校教师,全体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宣传工作,重视"阳光体育活动",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

3、每位教师均要带队,参加情况记录年度考核中的担任课外活动栏目。

4、每年6月中旬学校组织一次活动成果展示,进行评比。

5、凡未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学校和班级,不得评为先进单位,第一责任人不得评为先进个人;凡是不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班主任,不得评为先进班主任;凡不积极参加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学生,不得评为三好学生。

方案二:小学"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关于开展全国亿万

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享受一辈子。同时尊重学生的运动选择,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锻炼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同时,也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学生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能力,体验和享受运动过程中的快乐,营造"阳光体育、健康快乐"的校园体育文化。

三、活动主题:阳光体育健康快乐

四、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

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初步了解学生身体发展之需,深刻领会: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

以将快乐体育、趣味游戏引入阳光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艺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个人予以适时激励。

五、活动的主要内容:

1、按新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

2、实行早锻炼的体育活动制度,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包括跳绳、踢毽子、游戏、跳跃等活动。

3、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并努力达到合格以上。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

方案三:小学"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我校的实施,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特制定本学期阳光体育活动计划。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以"享受阳光,快乐运动"为主题的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自然、沐浴阳光、享受健康。

2、学校成立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凤朝(校长)

副组长:李子江(负责体、卫、艺工作副主任)

窦东伟(体育组组长)

成员:于廷生(教务主任)李洪生(德育处主任)

徐永爽(德育副主任)张志刚(总务主任)王超(体育教师)及各班主任。

三、实施目标: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实人生的作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的精神,弘扬民族精神。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有机结合。通过体育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年度计划。

4、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思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给予加分,以唤起全体师生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5、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一、二项日常锻炼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四、实施主要内容、方法及要求:

1、内容:

(1)各年级保证开足体育课,上好体育课,按标准执行。每天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

(2)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一项特色体育活动。

一二年级跳短绳、三四年级踢毽子、五六年级鱼贯跳长绳。大课间活动时间为上午10:00-10:30,时间为30分钟(其中眼保健操5分钟,广播操5分钟、班级体育活动20分钟)。另外还在早上课前、下午放学后两个时段安排班级特色体育活动。时间分别为20分钟。在教师的组织和管理下在指定的操场区域活动。

(3)组织活动:九月份重点活动为规范两操,学习广播体操。十月份开展拔河比赛。十一月份开展跳绳比赛。十二月份开展冬季长跑比赛。

2、活动方法:

体育课由专职的体育教师上课,晨间、中午、放学后由辅导教师、副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锻炼的技术与方法。

3、要求:

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扎根班级、立足校园,开展小型多样、活动活泼的活动。

五、保障措施:

1、学校按规定配齐体育器材,完善场地设施,并坚持公益性原则,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场地器材。使之高效率发挥作用,确保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

2、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职任、培训考核制度,不断促进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的提高

方案四:茨根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切实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 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全国、省、市、区体育工作会议 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

一、宗旨

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 议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以体育运动为题材,在全掀 起体育锻炼热潮,提高我潇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的一代新人。

二、主题

以"学习使我进步、文化促我成长、运动让我健康"为主题、形式多样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三、实施原则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遵循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既阳光体育运动应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发展和体育运动规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避免成人化。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遵循全面性原则。既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遵循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教师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

小学生课外活动方案(五):2016学生体育节活动实施方案

第一

学生体育节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和校医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以创建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营造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全面推进优质教育。

二、活动主题:阳光体育健康活力

三、参加对象和组别

全县中小学学生。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

四、活动安排

体育节活动分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两大类。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节各项活动,让体育节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促进学校重视体育工作,使学校体育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一)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

1.加强管理积极宣传,营造体育运动氛围。

各校成立体育节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体育节活动实施方案”和各项比赛的规程,确保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同时,利用板报、橱窗、广播、校园网络平台、悬挂横幅等载体进行广泛动员,在校内营造体育运动的氛围。

2.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面启动文体工程。

2016年,我县将全面启动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并力争在一年试点的基础上,2016年将我县建设成为浙江省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各校要根据实际,制定科学的活动方案,统筹安排。开齐开好体艺课程,确保体艺教学质量;认真排好“第二课表”,确保课外活动时间;重视教师技能培训,确保教师全员参与;落实专项活动经费,确保设备设施到位;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确保体艺活动实效。

3.认真组织广泛动员,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1)每学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田径运动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运动会项目(小学不少于8项,中学不少于10项)。通过竞赛,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发现和培养学生体育活动骨干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2)每学期组织小型体育比赛不少于3次。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开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小型体育比赛,融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学生参与率达到98%以上。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组建各类体育社团,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项目可以展示,努力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届时将举行优秀社团评选,评选细则详见《xx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社团建设的实施意见》。

(3)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丰富内容,提高质量,强化特色。小学、初中各学校可在课间操基础上整体实施“大课间”活动,保证活动时间达到25分钟。高中学校应盘活现有课程资源,统一开设除体育课外每周不少于2课时的课外活动课,开展学生全员参与,教师指导到位,内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每位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至少能掌握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提高综合素养。

4.规范标准测试,完善通报制度。

进一步宣传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理念,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中小学生“减负”的共识和合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认真做好2016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分析上报工作。进一步完善《标准》实施情况督查制度和学生体质公布制度,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和学生家长通报学生体质测试结果。重视对学生测试数据的留存和积累,分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依据。

5.考核评比,总结提高。

各校于2016年3月—2016年12月完成本校体育节各项活动。2016年12月底以前将体育节活动总结材料汇编成册上报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总结材料包括体育节活动实施方案与总结、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方案与总结、运动会及小型体育竞赛规程、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相关材料、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公布情况、体育特色建设等方面工作的资料,并附上开展活动的记录、图片、报道等过程性资料。此阶段考核将作为《xx县学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和县课外文体工程示范校评选的依据之一。

(二)体育集体项目竞赛

在各校举办体育节活动的基础上,精心组织,报名参加由县教育局、体育局举办的体育集体项目竞赛。竞赛由中小学生足球比赛、中小学生游泳比赛、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小学生篮球比赛、中小学生三棋比赛、中学生篮球联赛、中小学生排球比赛和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八项赛事组成。此阶段学校参与活动的次数和项目数也将作为学校体育节考核的重要依据(今年新增设的足球比赛和游泳比赛暂不列入参与率的考核范围)。

1.报名时间。

按各单项竞赛规程规定时间和要求报名。竞赛规程见长教基[2016]3号文件(xx教育网基础教育的“文件通知”栏可下载)。

2.竞赛时间、地点(见附表1)。

五、活动要求

1.面向全体,重在普及。各校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组织落实各项活动,努力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节系列活动中来,要大力推进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和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节活动中锻炼能力、培养兴趣、增强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各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要把体育节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把体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体育活动的育人宗旨;要努力体现学校特色,充分展现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果。

3.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校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体育节期间的宣传工作,要通过新闻媒体、家长学校和校园网络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和家长广泛宣传体育节活动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争取广大家长和社会主动支持、配合学校体育工作。

第一

小学生课外活动方案(六):2015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方案

第1篇: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大纲》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决定》为指导,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面落实环境教育课程计划,通过创建"绿色学校",广泛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促进中小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环境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坚持环境教育、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环境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技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1、全面落实课程计划。根据《教育部三项专题教育大纲》中对环境教育开课情况的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使用省编的环境教育教材,开展课堂教学,保证每学年4课时。

2、广泛开展环境教育系列活动。以环境纪念日的宣传主题为内容,每学期开展1-2次有规模、重实效的环境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3、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和评选活动。本着整体提高、分类推进的原则,指导3-5所学校争取20xx年迈入市级绿色学校行列;指导2-4所学校申报20xx年省级绿色学校;指导1-2所省级"绿色学校"达到国家级标准。

4、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20xx达到87%;到20xx年各级绿色学校达到30%。

四、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环境教育是全面提升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各县(市)区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要指定专人负责,按照工作目标,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全面落实。

(二)确立运行机制,组织有效实施。各地要按照环境教育方案中提出的工作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同时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环境教育资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努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典型经验。

(三)采取多种措施,务求工作实效。一是落实好环境教育课程计划。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学生身心特点,灵活选择多种教学途径与方法,并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二是通过校本课程,专题讲座、学科整合,切实开展好环境教育。同时,采取有效形式(如社会实践、参观、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设立环境监督岗、纪念日等)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三是制定环境教育活动计划,对活动过程做到有记录、有总结,并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一项指标。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现象以及各种层次的环境问题展开调研,思考各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四)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争先氛围。利用广播、电视宣传环保知识,设立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栏目,充分发挥校园网和学校广播站的作用,广泛宣传环境活动的开展情况。市教育局将制发《中小学环境教育宣传简报》,为各地搭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各地要注意总结发现典型经验,及时上报有关信息,营造一个全社会都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五)定期检查、总结评估。各地要将环境教育工作,列入教育行政、教研对学校整体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检查督导。市教育局将对各地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同时对在环境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环境教育方案》,并于5月15日前上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第2篇: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环境保护对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20xx学年,学校将继续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校园"的总目标之一和创建"全国绿色学校"的要求,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环保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环保知识水平,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此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二、环境教育目标:

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环保事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增长环保知识,掌握环保基本方法,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

以创建国家绿色学校为抓手,努力建设生态校园,为最终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三、中心工作

(一)努力争创国家绿色学校

继续绿化校园,整体优化校园环境,利用宣传阵地(橱窗、黑板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创文明办公室,师生共创"全国绿色学校"。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师资队伍

1.为了使学校的环境教育落到实处,要调整和充实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要构成我校环境教育的组织机构,全方位、立体式地推进环境教育。

2.强化师资队伍。要想使孩子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具有较高环境教育素质的老师是关键。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a.加强对教师的环保培训,在教学业务培训的同时结合环保培训。

b.请进来。请环保局领导来校辅导。

c.创造机会,组织校领导和教师参加环保专题培训班。

d.订阅环境报、杂志和书籍供教师学习。

e.定期交流环保信息。

(三)抓好四个结合,加强环境教育

a.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诸多学科都涉及到环境教育内容,所以要求相关科目教师积极渗透环境教育,具体要落实到教学计划、教案中,将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渗透、拓宽、深化,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环保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b.与环保纪念日相结合。积极利用环保纪念日及时对学生环保教育。

c.与行为习惯相结合。要求学生爱绿护绿,不乱扔乱抛杂物,不在墙上桌上乱涂乱画乱刻;学校和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学习活动环境,如教室、班级环保区、自行车车棚等,以整齐干净为标准,评比打分,作为班级常规管理,使每一个学生在爱环境的每个具体行为上检查自己"做好事","不做坏事"。

d.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教育是一种做的哲学,学校环境教育只有与课程相结合,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学校将以绿色环保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以凸现学校文化特色。

(四)以"生态校园"建设校园

学校要始终围绕建设"生态校园"的办学目标,创造"人化"自然,经济地制订"让每一块墙壁说话,每一棵树木寓意,每一个景点启智"的环保教育总原则,发动师生挂植物铭牌,筑人工鸟巢,树环保警句,建生态校园。在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中,规范道德与自然交往行为。

四、每周工作安排(六月份)

第一周:

1、制定环境教育教育实施方案。

2、各学科制定渗透环境教育知识教学计划。

3、组建环保(科技)社团。

4、环保类温馨标语上墙。

第二周:

1、建立"绿色银行",开展垃圾回收工作。

2、组队参加"保护家乡河在行动"社会实践行动。

第三周:

1、三-六年级以班为单位组织开展绿色环保征文活动。

2、环保专题讲座。

第四周:

1、评比环保小卫士。

2、做好环保教育总结工作。

第3篇: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方案

今年是我市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关键年。为全面完成"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要达到100%"的工作目标,并结合实际,特对今年我市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

(二)分目标

小学1-3年级:亲近、欣赏和爱护自然;感知周边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与环境的联系;掌握简单的环境保护行为规范。

小学4-6年级:了解社区的环境和主要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环境变化与人民生活的联系;养成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

初中:了解区域和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后果;思考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理解人类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觉采取对环境友善的行动。

高中: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理解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在经济技术、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努力;养成关心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育形式

(一)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讲座

小学1-3年级环境教育专题讲座内容标准

1、教学内容

(1)感知身边环境的特点及变化。

(2)表达自己对身边环境的感受。

(3)知道日常生活需要空间,需要自然资源和能源。

(4)感知日常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5)了解并实践小学生在环保方面的行为规范。

2、教学活动

(1)通过触摸大树、倾听自然的声音等游戏,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讲述对自然的感受。

(2)列举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自然的生活用品。

(3)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描绘练习本、铅笔或橡皮的"旅程"(原料采集-生产与包装-流通与销售-使用-废弃与再处理-引起的环境变化,等等)。

(4)调查不同家庭的用水情况,统计和比较用水量差异。

(5)环保知识竞赛或废物再利用比赛。

(6)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和评价自己对环境的行为习惯,提出改进设想。

小学4-6年级环境教育专题讲座内容标准

1、教学内容

(1)调查和了解社区和地方环境的基本特点。

(2)知道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能初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3)了解社区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其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4)知道什么样的环境是好的环境,以及建设良好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5)分析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判断对环境友好的和不友好的行为。

2、教学活动

(1)观察学校周边的环境,绘制社区平面图。

(2)通过手工制作、广告设计或编小报等方式,展现本地区的环境和文化特色。

(3)围绕社区主要环境问题,以小组形式讨论其原因、后果、解决办法。

(4)观看照片或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本地区20年来环境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讨论二者的联系。

(5)分组设计一份学校环境建设规划或社区环境建设规划。

(6)收集有关垃圾分类的资料,讨论垃圾分类的好处及具体做法。

(7)通过表演、漫画、制作标语等方式向周围人宣传对环境友好的行为方式。

初中环境教育专题讲座内容标准

1、教学内容

(1)了解当前主要的区域性全球性环境问题,探究其后果。

(2)结合地方实际,理解不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理解它的必要性。

(4)了解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在解决地方环境问题方面的重要举措。

(5)反思日常消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倡导对环境友善的生活方式。

2、教学活动

(1)看录像、图片或文字资料,了解全球及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调查和比较清洁生产与非清洁生产的异同。

(3)根据有关资料或能源消耗的统计数据,预测50年后的资源或能源发展状况,讨论环境承载力问题。

(4)与地方环保部门或环保组织成员座谈,或请他们做讲座,介绍各自在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工作任务和成效。

(5)分组收集一些商品的外包装,分析这些包装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6)开展辩论活动。辩论:是不是只有高消费才能保证生活质量?

高中环境教育内容标准

1、教学内容

(1)运用各学科相关知识,综合分析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

(2)知道人们对环境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对其环境态度和行为有所影响。

(3)思考解决环境问题所需要的正确伦理观和价值观。

(4)知道环境法律的出现原因和过程;结合实例,思考政策、法律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5)知道个人有责任通过一些公众参与活动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贡献,如向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地方环境规划和建设的合理化建议;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等。

2、教学活动

(1)选择一种全球环境问题,通过联想和概念图的方法分析与之相关的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

(2)角色扮演:社会各界(包括一次性用品的研究者、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回收者,环卫工人、环保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的代表,普通居民等)对限制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和使用的讨论。

(3)根据报刊或电视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新闻报道,分析作者的立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如

谁该为环境恶化承担责任,如何才能解决环境问题等。

(4)收集各学科中描述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古语和评论,并相互交流。

(5)根据实际发生的由环境问题引起的法律纠纷(如环境保护税、住房的阳光权等),组织"模拟法庭"活动。

(6)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讨论和制订一份环境保护行为规范,向全校师生宣传,并与其他学校交流。

(二)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环境保护知识。目前,中、小学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学校和老师要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如自然常识、社会、语文、化学、音乐等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三)开展环境教育课外活动

1、组织学生对学校和家庭的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环保计划,提出环保建议,采取环保措施。

2、经常召开各种形式的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

3、充分利用我市的环境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4、在学校广播站设立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栏目,利用学校宣传栏和学生报宣传环保知识。

5、利用环境纪念日开展活动或进行宣传。如:"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期间,可开展"绿化植树"、"爱鸟护鸟"活动或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

6、开展"环保知识竞赛"、举办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摄影、绘画比赛。

7、组织学生"春游"、"秋游"或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夏令营等。

8、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和评选活动。

三、实施办法

(一)环境教育专题讲座按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在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学生中开展,小学和初中各年级每学年按4课时安排讲座内容。环境教育作为综合实践课教学内容之一,由综合实践课授课教师兼任。高中一、二年级可将环境教育列为高中研究性学习内容,每学期安排4课时,由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授课。

(二)环境教育要贴近生活实践,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学校和教师要依据《方案》规定的教学内容,参照教学活动建议,选用环保部门推荐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认识环境、关心环境、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建议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课时比例为3:1。

(三)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灵活选择多种教学途径与方法,并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

(四)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现象以及各种层次的环境问题展开调研,思考各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五)从可解决的问题入手,以教室、学校、家庭和当地社区的现实环境问题作为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实际行动增强他们的自信,使他们愿意进一步参与改善环境的行动。

(六)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环境态度、技能和行为以及参与环境教育学习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成效。

四、有关要求

(一)各县市区教育局和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工作,切实担负起领导、组织、协调的责任,并主动争取环保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不断推进我市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开展。

(二)市县环保、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抓好中小学环境教育。

1、为中小学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和教学仪器、设备:

2、在环境教育基地建设上,环保局建立并命名一批中小学环境教育科普基地,由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教育。

3、在师资队伍培训上,市和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小学和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师、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增加环境教育内容;环保部门在寒暑假期间开设环境教育教师培训班,聘请专家、学者或优秀环境教育工作者讲学,对环保教师进行培训。中小学校可以聘请市、区环保局的领导及环境教育专家作为学校环境教育辅导员,指导全校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

4、在教材选用和编写上,由环保部门提供相关环保教育读本及环保资料。市教育局和环保局要充分发掘地方环境教育资源,共同整理编写地方环境教育补充教材,形成国家统编教材和地方教材相配套的教材体系。

(三)各县市区教研机构要将环境教育列入重要日程,切实开展好教师的备课和教研活动。同时,结合本区实际,加强对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

第4篇: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为指导,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校园、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

二、课程目标:

环境教育课程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活动,将环境知识、技能及态度的获取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从而使环境教育的各部分内容内化于学生自身(并通过学生影响到其他普通民众),并在今后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时将所获得的各方面知识技能外化于具体的行为之中。通过教育,使学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总体目标为:

⑴学习环境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工程等生态学基本概念和知识,了解灾害、能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它们分析环境问题及其包含的生态系统原理。

⑵提高环境意识。通过活动,使学生从思想上、情感上尊重环境、关心环境、热爱环境、理解环境,进而形成对环境的正确态度和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促使及周围人群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向着有利于自然和谐的方向转变。

⑶获得处理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通过教师的指导技能。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文体参与,以及学生的实地调查、考察及亲自实践,使学生初步具备解决基本环境问题,改善和优环境的技能技巧。

⑷发展学生的其它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还可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角色扮演能力、模拟决策能力等,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材料收集整理、数据处理、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的科研能力。

年级段分目标为:

小学1-3年级:亲近、欣赏和爱护自然;感知周边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与环境的联系;掌握简单的环境保护行为规范。

小学4-6年级:了解社区的环境和主要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养成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

三、课程内容:(略)

四:课程实施:

㈠把环境教育课程和学科课程实施相结合。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们立足课堂,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知识教育,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我校各班班主任利用每周一节的晨会课,对学生进行环保的主题教育;各学科教师利用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知识的渗透教育,既做到"润物细无声",又针对各科的知识和特点,开展一些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1、把握渗透课程

⑴语文学科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安排学生搜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就某一环境问题进行演讲或辩论,编写故事,写建议书、倡议书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树立环境意识,并在生活中成为保护环境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⑵数学学科

在小学数学中,环境教育可以结合具体数学知识进行渗透。在课内可进行数据分析、统计、计算、绘制图表,进行讨论、游戏等形式。通过让学生进行计算,使学生自己发现一个惊人的现实,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教师因此再进行适当的教育,效果更加明显。

⑶科学学科

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通过科学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的信念。

⑷思想品德

小学思想品德课可能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环境保护和节俭教育。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相关的规律,因此开展活动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hlsbbdxmo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转载文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361478.com/a/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