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的礼仪及姿势常识]关于拜佛的礼仪

20

你信佛吗?小编就信佛,因为小时候受家里奶奶和妈妈的影响,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我们和大多数人一样是经常拜佛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拜佛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关于拜佛的礼仪

一、拜佛

到了寺院,应该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先来讲讲拜佛的四层意义:

1.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谦冲。

4.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着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后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也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反正「他」在拜。

所以,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着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后,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感觉自己的体验,体验自己的感觉,感觉每一细微的部分。

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于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

若是不便来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旷明亮处,藉由礼拜来忏悔、感恩,或舒缓身心。特别是当您感到心浮气躁时,不妨透过拜佛的动作来安定烦乱的心思吧!

动作解说:拜佛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二只手合掌立直。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递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

拜毕后尚有一礼,如世俗之作揖,名曰问讯,乃刚拜毕两手合掌当胸时,即以所合之两掌微侧向下(是时鞠躬),放至近腹处。后以右掌置于左掌之内,叠成拳式,缓缓从下向上举起与眉齐(是时已直其躬),在以两手徐徐放下合掌当胸,手心向上,右手叠置左手之上,两大拇指相连,此即大三昧印也(弥陀印即左手叠置右手之上,余与三昧印同),此为拜佛礼毕,头要略一低而已,手便散开而退。

二、拜佛戒规

是针对在家修佛者容易冒犯若罪而列,非常重要,学佛者千万不可忽视:寺院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若受师父馈赠物品,得捐款于功德箱内很多信徒随便于佛寺内厨房取物食用;或摘取寺内树上水果;或取食供桌上水果;或于寺庙作法会或打佛七,像这种举动,已严重犯了盗戒,盗用十方常住物(意即各地众生所捐之物品、金钱叫常住物),百分之百绝对下地狱受苦无量。寺院之物不分价值,微细至纵使你在寺庙打电话,而不投钱,就足够下地狱受苦。这叫因小果大,后悔莫及。

三、入寺须知

(一)入寺

1、入寺庙,服装要整洁朴素

2、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靠边行走

3、入佛寺不可大声说话,勿随地吐痰,随地擤鼻涕,须心存恭敬

4、寺内法器不可擅敲,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乱动

5、入厕须换穿拖鞋。若穿鞋进厕,出厕后一定要洗净鞋底方可入佛堂礼佛

6、在寺院浴室中不得小便、洗衣

(二)拜佛

1、拜佛之前,应洁净身体。勿食荤食、辛味、烟酒

2、入佛堂应由侧门入,随身携带之物品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桌上安放

3、入佛堂不得穿拖鞋、皮鞋,嚼槟榔,吃零食,吸烟

4、于佛堂内不得大声谈话、喊叫,或躺或卧或跑跳、嬉戏

5、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即做礼拜,更不得溜达作观赏态,东张西望许多信徒一进佛堂内,不知顶礼跪拜,却在堂内走来走去,又站在堂内正中央,一直高视佛面,像观艺术品一样,如此甚是不敬。若要观佛面应站立于堂外丈远而观之,方符合礼制也。这点很多人都有此通病

6、佛堂中央位置,是住持礼拜位置,一般人请勿站或礼拜(拜佛勿用中间的拜垫)

7、拜佛姿势要庄严正确,不可倾斜不正

8、有人礼拜,勿从前面过

(三)见僧人

1、见面称法师,或称师父。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拜,不必再继续强拜。礼拜时应面向佛位或正位(入门处所对的方向)。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在马路上亦不宜作礼,问讯即可

2、凡受过五戒,菩萨戒之弟子,遇到出家师父,定要顶礼师父三拜,若不拜就犯戒。于行路中,与师父向遇,应停足向师父问讯后离去,不得闪避而过

3、徒弟与师父不可同拜一人,应师父先拜后徒弟再拜

4、与师父谈话,不得面对师父,应侧立或侧坐,亦不得于高处,或太远立。对师父谈话应清晰小声,和颜悦色。师父讲话中不得插嘴

5、师若坐,应当在旁站立,若不命坐,不可坐。站立时,不得靠壁斜立,对师父不敬

6、师父之座位、床,及师父之衣物,不得坐用

7、奉饮食于师,应两手高捧奉食。食物要洗净。若吃剩之食物不可让师父食用,是为不净罪

8、供养师父物品或师赠物,当双手跪求领受

9、若有人问师父之法号,应当说上某下某,不可直称师父名字,会被人取笑你不知礼节

(四)听经

随众礼拜入座,如自己后到,法师已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打瞌睡。如不能听完,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四、拜佛在家须知

(一)恭敬佛宝

1、佛桌上不可乱放杂物

佛桌上平时应擦拭清洁,(不可用口吹灰尘或香灰)除放置佛像、香炉、佛灯、烛台、供品以外,其他物品万不可放在佛桌上,否则犯了不敬三宝之罪!

2、点香时香多火势大而不能熄灭时,勿用口吹灭,相当不敬的。应用扇子打灭或分成小把,用手振动即灭也

3、有人点香,为试闻香味,将香拿至鼻孔一闻,再插到香炉内,这是相当不敬的,造了盗佛香罪。凡香经鼻闻过后,决不可再供佛

4、若自己手持佛像时,不得向人行礼打招呼。而手捧佛像,一定不可低过腰部

(二)恭敬法宝

1、佛经为三宝中之法宝,经典之所在,自有龙天护持,见佛经如见佛。不可污损佛经,更不可将佛经放在夫妇房间内,更不可放置于地下室或厕所旁边。应放置于书桌上或书柜上,且要高过腰部才可,而且放经典于桌上,不可超出桌缘,视为不敬

2、我们要用双手捧经,不可用单手,要高过腰部,手要洗干净。敬经如敬法,不可马虎。有人拿经,不但用单手持经,还边走边甩着经典,真是罪过!

3、阅经时,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宜端坐阅读。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经上

4、经典平时最好用一块干净布遮着,免染灰尘。若经典破了,定要修补完整才可

5、有人诵经,请勿在旁走动

五、拜佛烧香注意事项

香不能叫"买"而应该叫"请".

在寺庙内有很多菩萨,如果你愿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过去,如果时间不允许,只需在大雄宝殿前烧.

1、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

最好用自己的火点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烧),面朝大殿的大门(现在为了防止火灾,一般不可以在大殿里烧香了),双手轻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烧的火随即会熄灭,千万不能用嘴去吹灭.

2、上香时先上香后礼拜,很多人抓着一大把燃着的香到处拜,滚烫的香灰在寺院到处飘着,阵阵浓烟熏着人们的眼睛,以为香越高,越大把心越诚,这些都是不懂的表示,其实三根香就够了,敬在一个炉中即可,"万佛一炉"然后经过没一座佛堂时,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没有诸多讲究,最主要你有没有清净自心。

3、把香举至额头一般高,闭眼许愿;然后三拜.(举香的高度不得底于下身)右转,面朝东方(一般大殿的门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许愿,三拜;然后朝南,朝北.

4、拜完后即可将香插到香炉内,注意:应该用左手燃香,因为右手杀生,左手相对来说要平和,不可往香炉内一丢了之.

5、女人大姨妈来的时候不要去上香.

6、见过很多信佛的人请上一串念珠挂在脖子上,师父说这样做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希望朋友们以后如果请了念珠,请把他带在手上。

7、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庙里的垫子中间是给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边的,女人用右边的;

8、在庙里按顺时针方向行走拜佛

进庙前沿尽量不要走中间,沿阶梯边沿而上,男左女右,进门时尽量不要走正门,因为方丈门朝晚课时都是从正门进的,而沙弥等从偏门进,所以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尽量应该从偏门进,男左女右,进去时尽量跨右脚,出门时也从偏门出就是,不要踩在门槛上(一般寺院门槛做得很高)。进庙门的时候,千万不要踩门槛.(据说门槛是神的肩膀还是啥了,踩了就是不敬)

刮刮卡制作n6jz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转载文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361478.com/a/3010.html